[发明专利]用于玻璃接合的底漆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7240.7 | 申请日: | 2007-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S·Z·迈赫迪;S·塞维多-马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1 | 分类号: | C08G18/71;C09D175/04;C09J17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大军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接合 底漆 组合 | ||
1.一种改进的接合剂组合物,其包括:占总接合剂组合物重量3-60重量%的第一聚合物,该第一聚合物包括a)与b)的反应产物:
a)占第一聚合物总重量15-85重量%的第一低聚物,其中该第一低聚物包括i与ii以一定比例反应的反应产物:
i.包括环氧官能度小于1.5的环氧官能硅烷的第一成分,和
ii.包括胺官能度大于1的单体的第二成分,
所述比例使得第一低聚物含有选自于伯胺、仲胺、羟基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的反应官能团;和
b)占第一聚合物总重量15-85重量%的第二低聚物,其中该第二低聚物包括i与ii的反应产物:
i.包括官能度大于1.9的单体异氰酸酯的第三成分,和
ii.包括具有活性氢的,能够与异氰酸酯反应的单体的第四成分,
其中第二低聚物含有反应性异氰酸酯官能团;并且第一聚合物基本上没有游离的异氰酸酯官能团;
其中所述接合剂组合物是表现出至少30秒开放时间的单组分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的第四成分中的单体具有一个活性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进一步包括占总接合剂组合物至多5重量%的乙二胺,以及占总接合剂组合物至多25重量%的成膜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该接合剂进一步包括占总接合剂组合物重量少于20重量%的pH为4-6的表面改性的碳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接合剂组合物进一步包括占总接合剂组合物重量80重量%的溶剂,所述溶剂选自甲基醚酮、 3-甲氧基-正丁基醋酸酯或它们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成膜树脂是选自于以下组中的聚合物:聚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酯共聚物、聚氯乙烯树脂、氯化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丙烯酸酯共聚物、和它们的任意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酯树脂是羧酸与二醇的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成分是选自以下组中的环氧官能硅烷:环氧丙氧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它们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二成分选自多羟基化合物或胺官能单体,所述胺官能单体选自烷基二胺、芳基二胺、烷氧基二胺、胺官能烷氧基硅烷和它们的任意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三成分选自三甲基二异氰酸己烷(T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环己烷二异氰酸酯(H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或它们的任意组合。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四成分选自巯基-三烷氧基-硅烷、氨基-三烷氧基硅烷或它们的组合。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成分包括γ-缩水甘油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第二成分包括N-β-(氨乙基)-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所述第三成分包括TMDI,并且所述第四成分包括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包括添加剂,该添加剂包括丙烯酸共聚物成膜树脂、碳黑、乙二胺和溶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该接合剂组合物具有至少一星期的开放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其中所述环氧官能硅烷的环氧官能度为1。
16.包括权利要求4的接合剂组合物的接合结构。
17.将玻璃面板接合到车辆结构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基本上沿着玻璃面板一侧的外围施加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合剂组合物;
(b)向底漆组合物上添加粘合剂珠;和
(c)通过使粘合剂与限定了接收玻璃面板的开口的车辆结构接触来安装玻璃面板,
其中使步骤(a)和(b)在室温下间隔长于1天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72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