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脊柱稳定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7325.5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M·刘;L·乔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 洪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稳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矫形外科学和矫形外科手术。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 种脊柱稳定系统。
背景技术
人体解剖学中,脊柱是总体上可伸缩的支柱,可承受拉伸或压缩负载。 脊柱也允许进行弯曲动作,并为龙骨、肌肉和韧带提供依附处。通常,脊柱 分为三部分:颈椎、胸椎和腰椎。脊柱各部分由称为椎骨的独立骨骼组成。 同样,椎骨由位于相邻椎骨间的椎间盘隔开。
椎间盘用作减震器和关节。另外,椎间盘可吸收脊柱可能承受的压缩和 拉伸负载。同时,椎间盘可允许相邻椎体相对彼此进行有限量移动,特别是 在脊柱弯曲或挠曲时。因此,椎间盘处于持续的肌肉压和/或重力压之下, 且一般椎间盘是腰椎出现退变迹象的第一个部分。
小关节退变也较常见,因为小关节儿乎始终与脊柱一起运动。实际上, 小关节退变和椎间盘退变常常一起发生。一般,尽管一者可能是主要问题, 而另一者是因脊柱受力改变而导致的次要问题,但在考虑外科手术选择时, 小关节退变和椎间盘退变一般均已出现。例如,小关节和/或椎间盘的受力 改变可造成椎管狭窄、退行性脊柱滑脱和退行性脊柱侧凸。
附图简述
图1是部分脊柱的侧视图;
图2是成对相邻椎骨的侧视图;
图3是椎骨的俯视平面图;
图4是脊柱稳定系统的后视图;
图5是脊柱稳定系统相关锚定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6是第一锚定部件的前视图;
图7是沿脊柱安装的脊柱稳定系统的后视图;
图8是脊柱稳定系统相关锚定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9是第二锚定部件的前视图;
图10是脊柱稳定系统相关锚定部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11是第三锚定部件的前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安装脊柱稳定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详述
公开了可安装于脊柱稳定系统内的一种锚定部件。该锚定部件可包括具 有第一棘突啮合窗口的第一半侧和具有第二棘突啮合窗口的第二半侧。第一 半侧和第二半侧可绕椎骨的棘突安装。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脊柱稳定系统,其可包括第一锚定部件。 第一锚定部件可包括第一半侧和第二半侧。另外,第一锚定部件的第一半侧 和第二半侧可绕棘突安装。脊柱稳定系统也可包括第二锚定部件。第二锚定 部件可包括第一半侧和第二半侧。第二锚定部件的第一半侧和第二半侧可绕 棘突安装。脊柱稳定系统也可包括可至少部分安装于第一锚定部件和第二锚 定部件内的第一纵向构件。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安装脊柱稳定系统的方法,其可包括露 出部分脊柱并绕脊柱的第一棘突安装第一锚定部件。第一锚定部件可限定第 一棘突。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套件,可包括多个锚定部件。各锚定部 件可包括可绕棘突安装的第一半侧和第二半侧。该套件也可包括可安装于所 述多个锚定部件的每一个内的多个纵向构件。此外,该套件可包括可固定纵 向构件于所述多个锚定部件的每一个内的多个紧定螺钉。
相关解剖学说明
首先参照图1,示出了部分椎柱,标为100。如图所示,椎柱100包括 腰区102、骶区104和尾骨区106。如本领域已知,椎柱100也包括颈区和 胸区。为说明清晰和方便,未示出颈区和胸区。
如图1所示,腰区102包括第一腰椎108、第二腰椎110、第三腰椎112、 第四腰椎114和第五腰椎116。骶区104包括骶骨118。另外,尾骨区106 包括尾骨120。
如图1所示,第一腰椎间盘122位于第一腰椎108和第二腰椎110之间。 第二腰椎间盘124位于第二腰椎110和第三腰椎112之间。第三腰椎间盘126 位于第三腰椎112和第四腰椎114之间。另外,第四腰椎间盘128位于第四 腰椎114和第五腰椎116之间。另外,第五腰椎间盘130位于第五腰椎116 和骶骨118之间。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果腰椎间盘122、124、126、128和130之一患 病、退变、受损或因其它原因需要修复,依照本文所述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 可实现腰椎间盘122、124、126、128和130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沙整形外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73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