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介入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7338.2 | 申请日: | 2007-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C·托兰斯;K·沃尔什;J·萨尔斯特伦;S·尤曼斯;D·奥斯;E·I·乌尔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径医学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入 导管 | ||
1.一种介入导管组件,所述介入导管组件包括:
(a)操作头,所述操作头被安装在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处且包括 用于从体腔或空腔中的目标位置处移除阻塞物质的系统;
(b)位于所述操作头的近端位置处且穿透了所述导管组件的至少 一个抽吸端口,所述至少一个抽吸端口与第一密封内腔连通,所述第一 密封内腔与真空系统连通以便从所述目标位置处撤回抽吸物流体和阻 塞物质;和
(c)被设置在所述导管组件内部位于所述抽吸端口的位置处的可 旋转构件,其中所述可旋转构件包括被设置在可旋转的驱动元件上的至 少一根直立式杆,所述至少一根直立式杆具有与所述导管组件的纵向轴 线对齐的纵向轴线,其中所述至少一根直立式杆未沿径向延伸超出圆柱 形结构和抽吸端口的内壁,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抽吸端口在所述真空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保持静 态且所述可旋转构件在所述真空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可旋转构件被 设置在与所述导管组件共用的中心轴线上而位于所述抽吸端口的位置 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抽吸端口在所 述导管组件的周部的至少15%的范围上进行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抽吸端口在所 述导管组件的周部的至少25%的范围上进行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抽吸端口在所 述导管组件的周部的至少35%的范围上进行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根直立 式杆被制成一定尺寸以便与所述抽吸端口的至少一个壁部和所述导管 组件的内表面相互作用从而对被吸入抽吸端口内的阻塞物质进行浸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可旋转构件包 括至少两根直立式杆,所述至少两根直立式杆相对于所述导管组件的纵 向轴线被设置成径向对称的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根直立 式杆被设置在中心芯体结构上且所述至少一根直立式杆在其近端处相 对于所述中心芯体结构的外表面所具有的轮廓比在其远端处相对于该 中心芯体结构的外表面所具有的轮廓更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根直立 式杆设有底切壁部,所述底切壁部有利于抽吸物流体和阻塞物质向着所 述第一密封内腔的近端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灌 输端口,所述至少一个灌输端口位于所述抽吸端口的近端位置处且与第 二密封内腔连通以便灌输流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导管 组件的外周上沿径向隔开的多个灌输端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所述操作头是可旋转, 并且所述操作头包括多个差别式切割刀片,其中所述刀片中的至少一个 刀片具有阶梯状刀片切割器构型,所述阶梯状刀片切割器构型具有与肩 部区域相邻或位于邻近所述肩部区域位置处的引导边缘切割表面,所述 肩部区域与引导表面相邻,且所述引导表面和肩部区域大体上不会损伤 组织,而所述引导边缘切割表面则进行物质移除作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操作头被可 操作地连接至可旋转且可平移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由驱动马达驱动且 被接收穿过细长导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差别式切割 刀片是大体上呈扇子形的平的刀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引导边缘切 割表面具有约0.0005英寸至0.010英寸的高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介入导管组件,其中所述引导边缘切 割表面具有约0.001英寸至0.003英寸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径医学科技公司,未经路径医学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733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