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缝合处理的形状记忆丝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7500.0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纳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马斯·纳普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江雄;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缝合 处理 形状 记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手术缝合处理,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经 皮缝合处理系统及方法,更具体而言,该系统及方法用于通过诸如例 如切开手术和关节镜手术之类的程序将组织缝合固定。
背景技术
已开发的关节镜缝合技术和关节镜缝合器械是为了在关节 镜手术程序期间促进组织的缝合。在关节镜手术中,通常通过直接在 患者体内形成一个或多个入口,或者通过经由细小切口而将一个或多 个套管插入患者体内来提供到达患者体内手术作业位置的通路。外科 医生通过使用经由这些套管而插入的细长器械来进行所选择的手术 程序,并且常常需要在手术作业位置上缝合选定的组织。
由于只有经由细小的入口或套管才可到达作业位置,并且 由于极难在体内系紧缝合线,故已开发出各种装置和技术来使外科医 生能够以关节镜的方式来操纵缝合线。例如,一些程序使外科医生能 够让缝合材料穿过选定的组织,在体外形成手术线结,且之后利用推 结器将线结经由入口或套管移动到邻近待缝合的期望组织的位置上。 一些用来传送缝合线的套管器械结合了具有一定结构(通常为线环)的 中空针,以引导缝合线穿过该针所刺穿的组织,其中该针延伸穿过套 管。公知的是使用具有位于相对端上的环的非金属缝合线梭,以便穿 过辊式缝合线传送装置的孔。在一些情况下,缝合线梭的各环均包括 呈单束单丝形式的短引导部,以便使缝合线梭穿过细长器械的孔。在 其它情况下,短引导部被除去,并且外科医生必须将引导环挤在一起 以将线梭插入细长器械的孔中。
这些器械通常只能经由套管使用,并且由于套管的放置位 置受到限制,所以外科医生将各缝合线放置并系紧在最佳位置上的能 力既受套管放置位置的约束,又受在放置和系紧各缝合线时只能经由 套管进行作业的局限性的约束。例如,当经由套管或类似的入口作业 时,外科医生从在其内定位和放置缝合线的入口的中心轴线可具有大 约40度的自由度。当需要或期望缝合线的定位不受此限制时,外科 医生就必须权衡在适合的位置增加另一个入口/套管的缺点相对于将 缝合线定位在最佳位置的优点。由于缺点居主导地位,所以有时并未 使用此类缝合线,或者其位置并非为最佳的。在期望以宽角度范围定 位或分布缝合线的情况下,由于所需的入口/套管数量较大,故而使得 使用关节镜技术变得不切实际。
形状记忆合金(SMA)(也称为记忆金属或智能线)是一种记 忆其几何形状的金属。其在变形后,在加热期间(单向作用)或者环境 温度更高时(仅在卸荷期间),就可自行恢复至其原始几何形状(伪弹 性)。SMA的主要类型包括铜-锌-铝合金、铜-铝-镍合金,以及镍-钛 (NiTi)合金。NiTi合金与铜基SMA相比通常更为昂贵且拥有更好的机 械性能。海军装备实验室于1962-1963首先开发出镍-钛合金,并以 Nitinol(“Nickel Titanium Naval Ordnance Laboratories”的缩写)为商标 来进行商业使用。由于还开发出了形状记忆聚合物,其在20世纪90 年代后期已经可在市场上购买到,故金属合金并非唯一的热响应材 料。另一种称为铁磁形状记忆合金(FSMA)的SMA可在强磁场作用下 改变形状。由于磁响应趋于比温度感应响应更快且更有效,所以这些 材料尤为引人关注。形状记忆合金可显示出的称为“机械形状记忆效 应”或“超弹性”的弹性变形性能较为明显。这种变形可高达钢的弹性应 变的20倍。
在外科中,经皮穿刺术所属于的任何进入内部器官或其它 组织的医疗程序,是通过穿孔或刺穿皮肤来实现的,而并非通过使用 暴露内部器官或组织(通常利用解剖刀或刀片来形成切口)的“切开”法 或通过套管或其它入口。
所需的是一种装置、系统及方法,其能够使外科医生快速 并精确地将缝合线定位在任何期望位置,并且可选地沿优选的缝合线 路径而不受套管或其它入口系统的不当约束。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马斯·纳普,未经托马斯·纳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7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