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的水槽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7847.5 | 申请日: | 2007-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安·伊斯科芭;特洛伊·菲普斯;约翰·凯奇尔;保罗·卡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洛伊之海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14 | 分类号: | A47K1/14;E03C1/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黎 艳 |
地址: | 巴巴多斯*** | 国省代码: | 巴巴多斯;B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水槽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槽过滤器。特别地,本发明涉及柔性的水槽过滤器。
背景技术
水槽过滤器的尺寸和设计有很多种。典型的过滤器包括金属的球形中心部分,该中心 部分具有多个开口,水可以通过该多个开口流出,而会引起阻塞的固体颗粒则被拦住,不 能通过所述开口流出。有时所述过滤器可包括塞子部分,该塞子部分使得所述过滤器可被 关闭、不与下水道连通。上述装置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塞子/过滤器。相反地,过滤器只适 于从流动的水流中滤去颗粒。
因此,必须能够容易和便利地从过滤器中清除掉所述颗粒。此外,由于有些颗粒的性 质,所述过滤器必须能够从该过滤器的两侧进行清洁。塞子/过滤器由于本身的性质,在一 侧被所述塞子部分阻止。通常,物质被截留在过滤部分和塞子部分内。
与过滤器类似,由于所述过滤部分的一个表面是凹面,因此要从该表面除去被截留的 物质可能比较难。所述过滤器在使用中截留的碎屑渐渐增多,可能会降低水流过所述过滤 器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与现有技术中的过滤器和塞子/过滤器相关的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改进的过滤器的几种实施方式,该过滤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装置的缺 点,提供了另外的结构和操作优点。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一种水槽过滤器包括: 完全由柔性材料组成的杯形主体,该主体具有多个供流体流过的孔,其中所述主体能够获 得第一和第二结构,第一结构适于在流体流过所述孔时截留所述流体中的物料,而第二结 构适于在流体流过所述孔时除去被截留在所述主体上的物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结构是与所述第一结构相反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 另一个方面,一种实施方式的所述水槽过滤器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杯形主体的柱子,该柱子 用于帮助所述主体在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之间进行转换。所述柱子可由柔性材料如弹性材 料组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过滤器具有沿所述杯形主体的外周与该杯形主体相 连的边缘。该边缘可由刚性材料(如金属或塑料)或柔性材料(如弹性体)组成。组成所 述主体、柱子和边缘的柔性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的上述方面和其它方面可通过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得到更容易的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主题,附图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这些附图 与说明书中的描述相结合,描述了本发明请求保护的主题、本发明的结构和操作,以及本 发明的许多优点。
图1为本发明的水槽过滤器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透视图,图中过滤器处于翻转位置;
图6为本发明的水槽过滤器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水槽过滤器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水槽过滤器的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水槽过滤器的第五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 说明;这种说明只是示例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图1~9展示了水槽过滤器10的几个实施例。图1~5所示实施例的过滤器10包括具 有杯形结构的过滤部分12、环形边缘14和中心柱子16,其中所述过滤部分12的杯形结 构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17和第二表面19。
过滤部分12具有多个孔18,该多个孔18的尺寸使得液体例如水可以流过这些孔,而 固体物质如食物残渣却被截留在第一表面17一侧。这些孔18的尺寸可以是一样的,也可 以是不一样的,并可以为任何想要的形状,比如狭槽形、圆形、三角形、或者多种形状的 组合,等等。过滤部分12由柔性材料组成,因此其杯形结构可以翻转过来,如图5所示。 所述材料最好是弹性的,包括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更优选地,所述过滤部分12由硅树 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洛伊之海伦有限公司,未经特洛伊之海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78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