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波导膜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8811.9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9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合田亘;长田俊一;大山雅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G02B6/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导 | ||
1.一种光波导膜,是由热塑性树脂B形成的包覆部和由热塑性树脂A 形成的分散体即芯沿膜长度方向延伸,并在膜宽度方向排列的结构,且含 有12个以上芯,该光波导膜的特征在于,位于膜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芯径 (We1、We2)与位于膜宽度方向的中部的芯径(Wc)满足下述式(1)和(2),且 膜表面的至少一面具有连续的包覆层,膜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包覆层厚度 (Te1、Te2)与膜宽度方向的中部的包覆层厚度(Tc)满足下述式(3)和(4),位 于中部的芯和位于两端部的芯的损失差小于3dB/m,
0.8≤We1/Wc≤1.2 式(1)
0.8≤We2/Wc≤1.2 式(2)
0.8≤Te1/Tc≤1.2 式(3)
0.8≤Te2/Tc≤1.2 式(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对于光波导膜中在膜宽度方向排 列的所有芯的芯径,使用下述式(13)计算出的芯径的偏差为0.001%~20 %,
R=(Wmax-Wmin)/Wave 式(13)
R:芯径的偏差(%)
Wave:芯径的平均值(μm)
W(k):第k个芯的芯径
n:光波导膜中所含的芯的个数
Wmax:芯径的最大值
Wmin:芯径的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存在至少4个以上连续相邻的芯, 所述芯的位于膜宽度方向的中部的芯的截面积(Ac)与在膜宽度方向排列的 任意芯的截面积(A)满足下述式(5),
0.8≤A/Ac≤1.2 式(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在膜长度方向芯的截面积的偏差 为5%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如下述式(15)那样定义的芯间隔 的偏差(V1)为30%以下,
Vl=(Lmax-Lmin)/Lc×100(%) 式(15)
Vl:芯间隔偏差
Lmax:最大芯间隔
Lmin:最小芯间隔
Lc:位于中部的芯与其相邻芯的芯间隔,
这里,在芯个数为奇数的情况下,Lc取与位于中部的芯相邻的2个芯 的平均值,在芯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Lc取位于中央的两个芯的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截面形状中的芯/包覆部的面积 比为0.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含有作为芯间隔调节部的分散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含有1个以上膜宽度方向的长度 至少为10mm以上的作为芯间隔调节部的分散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至少一个膜表面存在深度10μm 以上的凹凸,芯部为凸部,包覆部是凹部,各芯部之间是包覆部,且沿膜 长度方向存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芯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 成分,包覆部以含有氟基的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波导膜,所述具有氟基的热塑性树脂是 由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形成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浊度为5%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NA为0.5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在膜成型温度下,芯与包覆部 的熔融粘度的关系同时满足下述式(6)和(7),这里所谓膜成型温度,是熔融 挤出时挤出机流出~口模的温度条件,
芯的熔融粘度≥包覆部的熔融粘度 式(6)
包覆部的熔融粘度≤1000(Pa·s) 式(7)。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波导膜,在100℃进行24小时热处理所 产生的膜长度方向的热收缩率为5%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88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