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及该冰箱中用于排冰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9412.4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9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南耆;金成宰;徐畅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C5/00 | 分类号: | F25C5/00;B65G65/48;F25D23/0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冯志云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用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及设于该冰箱中的用于排冰的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如下的冰箱及设于该冰箱中的用于排冰的装置,其通过改进的送冰结构排放固定量的冰。
背景技术
冰箱为一种通过蒸发器和热交换器构成制冷循环以提供凉气和冷气而在冷藏室和冷冻室中冷藏或冷冻食物的家用电器。
除了在低温下保存食物的功能以外,这样的冰箱还可通过在低于水的冷冻温度的温度下利用供给到冷冻室中的冷气制冰。可在冰块的形态下(冰实际的形态即为冰块)分配冰或可在将冰块破碎的碎冰的形态下分配冰。
通过暴露在冷冻室的冷气中的制冰器以及排冰装置执行分配冰的功能。制冰器通过使用冷冻室中的冷气进行制冰,排冰装置允许选择性地将制冰器制得的冰以冰块状或碎冰状排放。
图1为示出了传统的排冰装置的视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排冰装置包括:壳体10、碎冰单元30、电机21、轴22及传送件23。由制冰器(未示出)供给的冰保持在壳体10中。碎冰单元30将壳体10中的冰以冰块状或碎冰状排出。电机21驱动碎冰单元30,传送件23形成在轴22上,以将壳体10中的冰传送至碎冰单元30。传送件23包括具有预定截面的螺旋翼部,且该传送件23沿着轴22的圆周形成。
冰引入口11设于壳体10的上部,且冰经由该冰引入口11从制冰器(未示出)引入至壳体10中。冰排出口12设于壳体10的下部,且冰经由该冰排出口12排放到壳体10的外部。
在此传统的排冰装置中,经由冰引入口11引入的冰通过和轴22一起转动的传送件23朝冰排出口12传送。结果,冰可依其实际的形状(在此情况下为冰块状)被排出,或由碎冰单元30碎冰后(在此情况下为碎冰状)被排出。
图2和图3为分别示出了传统的排冰装置在排出冰块或碎冰的情况下的前视图。
如图2所示,若使用者想要从排冰装置中排出碎冰,则壳体10中的冰由传送件23(见图1)传送至冰排出口12,同时,由遮挡件驱动单元34操作可关闭部分或整个冰排出口12的遮挡件33,以关闭部分冰排出口12。
因此,传送的冰并未经由冰排出口12排出,碎冰单元30的转动叶片3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冰朝固定叶片31移动。因此,通过固定叶片31和转动叶片32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冰破碎,碎冰经由冰排出口12排出。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若使用者想要从传统的排冰装置中排出冰块,则将壳体10中的冰传送至冰排出口12,遮挡件驱动单元34驱动遮挡件33,以完全打开冰排出口12。因此,转动叶片3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利用其无叶片的部分推冰,因此,冰块经由冰排出口12排出。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由于冰由传送件推动,且冰通过打开和关闭遮挡件而排出,因此排冰量不均匀,即,不固定,因此,当使用者试图分配冰时可能会有大量的冰排出。
此外,在传统的排冰装置中,被推动的冰的量不固定。若每次推动大量的冰,则由于冰排出口的瓶颈状态,可能无法顺畅地排冰,还可能出现碎冰单元的操作错误。此外,可能由于在排冰装置的操作单元上加载过多的负载而导致排冰装置的故障。
技术方案
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及用于排冰的装置。
为结合本发明的意图而实现在此具体或宽泛地描述的这些目的或其他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排冰的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冰引入口和冰排出口;转动件,其可在该壳体中转动,以传送保持在预定量的待排出的冰;及排放调节部件,其与该转动件间隔预定空间,以调节由该转动件传送的冰的数量,从而基本上排出固定量的冰,其中,所述转动件包括:转轴部,其通过动力转动,以及至少三个转动翼部,其径向地形成于该转轴部,其中,所述排放调节部件包括:固定部,其以预定长度固定于该壳体的一侧,及柔性调节部,其连接于该固定部以能上下变形,且其中,由该柔性调节部调节随着该转动件的转动而保持的冰的数量。
该转动件包括:转轴部,其通过动力转动;及至少一个转动翼部,其径向地形成于转轴部,以形成冰保持空间。
该转动翼部包括弯曲翼部,该弯曲翼部的一端弯向其另一端。
该转动翼部包括具有弯折部分的弯折翼部。
该转动件包括:转轴部,其通过动力转动;及至少两个直线翼部,其径向地形成于转轴部。在所述直线翼部之间形成有冰保持空间。
该排放调节部件包括:固定部,其以预定长度固定于该壳体的一侧;及柔性调节部,其连接于该固定部,以能上下变形。由该柔性调节部调节随着该转动件的转动而保持的冰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4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