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型钛合金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9806.X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一浩;藤井秀树;森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14/00 | 分类号: | C22C14/00;C22F1/00;C22F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合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β型钛合金。
背景技术
β型钛合金是添加V、Mo等的β型稳定化元素,在室温下残留有稳定的β相的钛合金。β型钛合金,冷加工性优异,且通过时效热处理,α相微细地析出,可得到抗拉强度约为1400MPa的高强度,并且杨氏模量比较低,因此可适用于弹簧、高尔夫球杆头、拉链等各种用途。
以往的β型钛合金,若由Ti-15质量%V-3质量%Cr-3质量%Sn-3质量%Al(以后省略质量%的记载)、Ti-13V-11Cr-3Al、Ti-3Al-8V-6Cr-4Mo-4Zr所代表的那样,大量地含有V、Mo,其合计量为12质量%以上。
与此相对,提出了抑制V、Mo的添加量,并添加了作为比较廉价的β型稳定化元素的Fe、Cr的β型钛合金的方案。
日本专利第2859102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为Ti-Al-Fe-Mo系的β型钛合金,Moeq(Mo当量)大于16,其代表性的组成是:Al为1~2质量%、Fe为4~5质量%、Mo为4~7质量%、O(氧)为0.25质量%以下。
日本特开平03-613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351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60821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为Ti-Al-Fe-Cr系的β型钛合金,没有添加V、Mo,以质量%计,Fe分别为1~4%、8.8%以下(但是,Fe+0.6Cr为6~10%)、5%以下,Cr分别为6~13%、2~12%(但是,Fe+0.6Cr为6~10%)、10~20%的范围。
日本特开2005-15485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700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11934号公报中记载的发明,分别为Ti-Al-Fe-Cr-V-Mo-Zr系、Ti-Al-Fe-Cr-V-Sn系、Ti-Al-Fe-Cr-V-Mo系的β型钛合金。上述任一种β型钛合金都同时添加有Fe和Cr,且含有V、Mo二者或其中的任一种。而且,在日本特开2005-15485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70009号公报中,分别添加有2~6质量%的Zr、2~5质量%的Sn。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日本专利第285910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3-613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351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608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15485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7000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11934号公报,是抑制V、Mo的添加量,并添加了作为比较廉价的β型稳定化元素的Fe、Cr的β型钛合金。
但是,作为廉价的β稳定化元素的Fe,在熔化工序的凝固时容易偏析,因此在日本专利第2859102号公报(Ti-Al-Fe-Mo系)中,含有4~5质量%的Fe,超过4质量%而大量地添加时,由于成分偏析,材质特性、时效硬化特性产生偏差的可能性提高。另外,日本专利第2859102号公报不含有Cr。
在日本特开平03-613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35133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60821号公报中,除了Fe之外,还大量地使用作为比较廉价的β稳定化元素的Cr,没有使用V、Mo。但是,Cr以与Fe同样的倾向进行成分偏析,因此即使是β稳定化元素仅为Fe和Cr,且大量地添加有它们的这些β型钛合金,由于成分偏析,材质特性、时效硬化特性产生偏差,产生强度高的区域和强度低的区域,在这些区域间的强度之差较大时,将该材料应用于螺旋形弹簧等的弹簧时,强度低的区域成为疲劳破坏的起点,寿命变低的可能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