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表面编织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9972.X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9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格扎维埃·勒格朗;马蒂厄·皮亚纳;乔治·察尔瓦里什基;朱利安·查尔斯;菲利普·布洛;多米尼克·吉塔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空中客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1/00 | 分类号: | D03D41/00;D03D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法国图***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表面 编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根据不同平面形成的二维壁所构成的致密件的 单程(single-pass)编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工艺)使得能够生 产直接按照三维形式排列的平幅织物(flat fabric)。由于根据本发 明的方法,在制造编织有包括一个以上的三面角类型的多个壁的元 件时,可以省去缝合或其他接缝手段。
本发明具体用来制造带有一个以上的封闭角(closed corner)的 折叠部(fold),以及用来编织脆性和/或磨损性纤维,尤其用来编织 用在复合材料的加强纤维中的纤维,诸如碳纤维。
背景技术
从古代时就已经采用编织,以便基于以细线形式构成的纤维来 制造织物。无论是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方法还是其用于被称为“工业 用”纺织品的用途,例如,用作复合材料的加强,目前的编织方法 是基于与以前相同的基础,因而经历了最小程度的进展。
事实上,所有编织的纺织品都包括被分成两类的细线的交织: “经纱线”是平行于织物的织边的细线,并且它们按照已知为“织 法”的布局与一系列垂直的“纬纱线”互锁。最简单的织法也由这 样的交替组成:其中每条纬纱线都相继在经纱线的上方和下方穿 过,从一条纬纱到另一条纬纱具有偏置(“平织”)。
为了进行诸如图1中所示的编织1,首先经纱线2卷到相同的 支撑物(“织机卷轴(loom beam)”3)上,其彼此平行且在一定宽度 上对应于织物1的宽度;在脆性材料的情况下,“经纱轴架”用于 使得该操作容易进行,但具有相当大的体积。纬纱线4将在经纱线 2之间穿过,每次穿过都对应于一次“投梭(pick)”。根据投梭向 量的类型,可以制备经纱线2的网2′(例如通过压平(dressing)), 从而增大其机械阻力,尤其是对于摩擦力而言的。
通过在网2′中形成“编织梭口”5(即,通过使某些经纱线2 相对于彼此升高或降低)来方便每个投梭穿过,从而产生有角度的 穿行空间5。为了产生编织梭口5,经纱线2返回到综线(heald)6, 这些综线将经历垂直于来自织机卷轴3的网2′的移动。不同的机构 (纺纱机、提花机)根据所需的织法而产生编织梭口。
纬纱4的插入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完成。传统的旧式方法包 括使梭子7越过网而投射,梭子是保持纬纱管(pirn)8的工具,纬 纱管8包含一卷特定长度的纬纱线4。
每次投梭穿入编织梭口中时,其齿中卡有经纱线2的梳子9使 这些经纱线填充在已经形成的织物1上,同时驱动综线6,以根据 织法产生另一个编织梭口5。
尤其是对于工业用的织物,所需的复合物(solicitations complex)需要更相应的厚度,例如,获得良好的耐压性或抗分层 性。
传统的叠加(其中纺织品被分成彼此不相连的平行层)仅解决 了第一个问题。因此,已开发出所谓的“三维”编织方法,其中由 编织操作所得到的产品包括按照空间的三个方向设置的细线的交 织。尤其是,Aerotiss方法编织具有多层交织的玻璃及碳纤维,其 可以用来制造飞行器的前缘外壳等等。
对于形式更复杂的织件(pieces),可以采用这样的编织:其使 得织件直接以中空形式形成在适合的心轴上。更简单地,已开发出 圆形编织机,其使得能够生产管状结构;然而,这种解决方案仅适 于没有显著的角、且为麻袋型的圆筒形形式。
因此,对于大多数具有二维壁的三维形态,实际上使其结构变 平(有时通过提花织机),然后使其展开以变得致密。这种方法需 要成形缝合。
例如,在航空领域,开发出复合结构来替代盒式结构(也以“盒 子”的名称而公知)的通常为金属的元件。然而,为了汇合,需要 “加强角”(或者“角配件”),其几何形状似乎很简单:图2A中所 示的典型的角配件10包括例如三个基本上平坦的二维壁12、14、 16,在角18的位置处形成直角棱柱角(corner cube angle)(半立方 体型的)。然而,在现有机器上仅能由图2B中所示的“平坦”形式 的壁、并借助于至少两个面之间的缝合来制造该结构10的加强的 纺织初步成品。
现在,在或多或少是脆性的元件上进行缝合,引起的问题是机 械特性不适于航空学。此外,由于没有确保根据不同平面的纤维连 续性,故没有完全实现加强功能。事实上,甚至对于盒子式的复合 结构,角配件是由金属支撑物制成。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空中客车公司,未经法国空中客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9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