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塑性组合物,包护的导体,以及制备和测试该包护的导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9994.6 | 申请日: | 200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3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原田保;维杰·拉杰马尼;佐藤绪;泰向阳;姚维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42 | 分类号: | H01B3/42;H01B3/44;C08L23/04;C08L23/10;C08L71/12;C08L53/02;G01N33/44;C08K5/00;C08K5/3492;C08K5/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培善 |
地址: | 荷兰贝亨***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组合 导体 以及 制备 测试 方法 | ||
1.包护的导体,包括:
导体;和
布置在该导体上的护层;
其中该护层包含热塑性组合物;
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包含
(i)聚(亚芳基醚);
(ii)阻燃剂;
(iii)高密度聚乙烯;和
(iv)包含第一嵌段和第二嵌段的嵌段共聚物;
其中第一嵌段包括芳基亚烷基重复单元及第二嵌段包括亚烷基重 复单元;
其中该组合物的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亚芳基醚)的重量比大于或等 于0.5;
其中该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0g/mol~350,000g/mol, 和
其中该包护的导体对汽油的长期耐化学性大于或等于100天。
2.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的断裂拉伸伸长率 在根据ASTM D638-03标准使用I型试条测量时大于或等于30%。
3.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的挠曲模量在根据 ASTM D790-03标准测量时为600~1800兆帕。
4.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包护的导体对汽油的长期耐化学 性大于或等于120天。
5.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包护的导体对汽油的长期耐化学 性大于或等于140天。
6.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包护的导体对汽油的长期耐化学 性大于或等于150天。
7.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含有少于10重量% 的链烯基芳族树脂,基于聚(亚芳基醚)、聚烯烃和嵌段共聚物的总重。
8.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亚芳基醚)的重量 比为0.50~1.00。
9.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一部分嵌段共聚物是交联的。
10.权利要求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还包括乙烯/α-烯烃 弹性体共聚物,该共聚物包含:25~95wt%乙烯和75~5wt%α-烯烃,基于乙 烯/α-烯烃弹性体共聚物的总重量。
11.权利要求10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乙烯/α-烯烃弹性体共聚物存在 的量为2~10wt%,基于组合物的总重量。
12.权利要求11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聚(亚芳基醚)存在的量为 40~55wt%,高密度聚乙烯存在的量为20~30wt%,嵌段共聚物存在的量为 9~15wt%,阻燃剂存在的量为7~12wt%,所述wt%均基于热塑性组合物的 总重量。
13.权利要求12的包护的导体,其中该阻燃剂包括双酚A双-二苯基磷 酸酯,二-三聚氰胺焦磷酸盐,或其组合。
14.热塑性组合物,包括:
(i)聚(亚芳基醚);
(ii)阻燃剂;
(iii)高密度聚乙烯;和
(iv)包含第一嵌段和第二嵌段的嵌段共聚物;
其中第一嵌段包括芳基亚烷基重复单元及第二嵌段包括亚烷基重 复单元;
其中该组合物的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亚芳基醚)的重量比大于或等于 0.5;
其中该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0g/mol~350,000g/mol,以及
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当布置在横截面为2.0平方毫米的导体上形成400 微米厚度的护层时,对汽油的长期耐化学性大于或等于100天。
15.改进包护的导体对汽油的长期耐化学性的方法,包括:
将护层布置在导体外周;
其中该护层包含热塑性组合物;
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包含
(i)聚(亚芳基醚);
(ii)阻燃剂;
(iii)高密度聚乙烯;和
(iv)包含第一嵌段和第二嵌段的嵌段共聚物;
其中第一嵌段包括芳基亚烷基重复单元及第二嵌段包括亚烷基重 复单元,
其中该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00g/mol~350,000g/mol, 以及
其中该组合物的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亚芳基醚)的重量比大于或等 于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9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