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乳化燃料的制造方法及该燃料的制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0756.7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5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石黑三郎;内藤富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奈欧麦勒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3G5/12 | 分类号: | F23G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 燃料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发明涉及水-油系的乳化燃料,尤其涉及在将水与可 燃性油的乳液的构成粒子形成为超微粒子状态,并将所得乳化 燃料用作各种动力用发动机或者燃烧炉中的燃料时,可以有助 于节能、防公害的发明。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原油价格高涨和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减少石油 用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大问题。在这种情形下,日本也进行了 乳化型加水燃料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关于它们的组成、制造方 法的专利申请,且一部分已经实用化。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6-329438号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6-188616号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5-344088号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4-123947号
(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3-113385号
如前所述,虽然提出了各种乳化型加水燃料,然而仍然存 在缺乏燃烧稳定性的缺点,没有达到实际采用的状态。而且, 这些乳液的构成粒子的粒径为几μm~几十μm。
本发明人等基于为了寻求乳化型加水燃料所缺乏的稳定 性,并使可燃性油与水的乳液稳定燃烧,需要超微粒子状态(纳 米级)的混合的考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乳化燃料 的各粒子的平均粒径设定为1000nm以下,可以实现以往的乳化 燃料所不能达到的高效率的燃烧。
此外发现,为了使可燃性油与水的乳液稳定化而不发生分 离,优选形成超微粒子状态(纳米级)的混合物。
另外还发现,若将用于制造的水还原,则表面张力减小, 容易与可燃性油混合,在极限状态下没有乳化剂也可以混合。
本申请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而进行的,是下述方案的乳化 燃料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1)一种乳化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100容量 份可燃性油中添加10.0~150.0容量份水(更优选在100容量份可 燃性油中添加25.0~120.0容量份水)的同时,用微细化和混合 单元将水和可燃性油微细化和混合,形成水或可燃性油的平均 粒径为1000nm以下的乳化燃料。
(2)根据前项(1)所述的乳化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用微细化和混合单元将水和可燃性油微细化和混合,形 成水或可燃性油的平均粒径为200~700nm的乳化燃料。
(3)根据前项(1)所述的乳化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 在于,使水的还原电位为-100mv以下,将可燃性油添加到水中, 用微细化和混合单元将水和可燃性油微细化和混合,形成水或 可燃性油的平均粒径为200~700nm的乳化燃料。
(4)根据前项(1)~(3)的任一项所述的乳化燃料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是选自饮用自来水、雨水、生活 排水、有机废水、工业废水或者畜产废水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5)根据前项(1)~(4)的任一项所述的乳化燃料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燃性油是选自重油、轻油、灯油、挥 发油等石油类,工业废油,天麸罗油、大豆油、芝麻油等食用 油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
(6)根据前项(1)~(5)的任一项所述的乳化燃料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可燃性油或水、或者可燃性油和水包含 PCB类或二噁英类、或者PCB类和二噁英类。
(7)根据前项(1)~(6)的任一项所述的乳化燃料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细化和混合单元是将水与可燃性油的 初级混合液加压,利用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孔口处产生的紊流 引起的空化效应进行微细化和混合的装置。
(8)根据前项(1)~(7)的任一项所述的乳化燃料的制 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微细化和混合单元是将水与可燃性油的 初级混合液加压,使之以流速50m/s以上的流速在泵内流动,并 使该初级混合液加速通过存在多个直径500μm以下的孔的壁体 的孔中,利用液流之间的紊流引起的空化效应进行微细化和混 合的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奈欧麦勒株式会社,未经奈欧麦勒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