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叶绿素a和二氢卟酚e6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0924.2 | 申请日: | 200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金容哲;朴智镛;金孝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州科学技术院;LS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梅;徐 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叶绿素 二氢卟酚 e6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叶绿素a和二氢卟酚e6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氢卟酚e6是一种用于癌症光动力治疗的光敏材料。
美国专利No.5,330,741公开了制备二氢卟酚e6的方法。按照美国专利No.5,330,741的方法,用丙酮处理生物材料2~3次以提取叶绿素a,过滤或离心生物材料,蒸干提取物,用酸处理以除去叶绿素分子中的镁离子并水解叶绿基酯基团。加入甲醇以协同进行酯化作用,用水处理该反应物质,脱镁叶绿酸α衍生物用亚甲基亚氯酸(chlorous methylene)抽提,将该提取物中和、用水洗涤、蒸干、用氧化铝色谱分离。脱镁叶绿酸α甲酯从亚甲基亚氯酸-甲醇的混合物中结晶出来,且使产生的脱镁叶绿酸α衍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在吡啶-二乙醚-正丙醇中与强无机碱反应,反应物质用水处理。将水相酸化至pH 4,不稳定的二氢卟酚用亚甲基亚氯酸抽提,将提取物蒸干,不稳定的二氢卟酚再溶解于四氢呋喃,蒸干溶液,重复本步骤直至在700nm的吸收值停止升高,得到的红紫素18溶解于四氢呋喃,用重氮甲烷酯化,使红紫素18甲酯在吡啶存在下在亚甲基亚氯酸中与赖氨酸水溶液混合,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12小时。在高真空下除去溶剂,然后获得的粗制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提纯,冷冻干燥除去溶剂。PS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液以便得到用于PDT的注射溶液,加入0.1N NaOH溶液,用0.1N HCl调节pH至生理值pH7.35,且该溶液经由微孔滤器过滤。
但是,这个方法的缺点是:低重现性、流程复杂(利用高真空、结晶、柱色谱法和HPLC,并且与赖氨酸的长时间反应)、使用高毒性易燃试剂(重氮甲烷、吡啶、甲醇、四氢呋喃、二乙醚)。这些缺点使该方法不适合用于药品和食品工业。
按照韩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4-0025911,用丙酮处理螺旋藻属生物材料直至叶绿素a被完全抽提,滤出或离心生物材料,提取物用酸处理以从叶绿素分子中除去镁离子,中和该提取物,并滤出沉淀的脱镁叶绿素a,然后在盐酸-丙酮-己烷混合物中水解脱镁叶绿素a,每1g粗制脱镁叶绿素a使用 6~16ml丙酮、0.6~6ml己烷和5~10ml浓盐酸。加热该混合物至40~60℃,搅拌20分钟~1小时,然后加入己烷(6~16ml),并且有机相用丙酮和盐酸(2~10∶1)的混合物洗涤,水相用己烷洗涤,滤出沉淀的脱镁叶绿酸a,用水洗涤,再从丙酮-水混合物中结晶析出,风干至重量恒定。然后将脱镁叶绿酸a溶解于丙酮,加入0.05~1.00%浓度的强无机碱水溶液,在30~60℃搅拌5~30分钟,再加入1~50%浓度的额外体积的强无机碱水溶液,在40~60℃加热混合物20~90分钟,用稀盐酸中和,离心分离二氢卟酚e6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至酸性反应停止,即可获得55~80%的二氢卟酚e6。
该方法也有一些如步骤复杂以及使用的试剂不适合用于食品和药品领域的缺点。
贯穿本申请,参考了一些专利和出版物,括号中提供引用出处。为了更充分地描述本发明和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状况,将这些专利和出版物公开的内容纳入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开发一种从属于绿藻类的小球藻中制备二氢卟酚e6的高产方法,该方法相对简单并能大量生产。结果,发明人发现了通过小球藻独特的预处理步骤制备二氢卟酚e6的高效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叶绿素a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二氢卟酚e6的方法。
结合所附权利要求书和附图,从后续的详细描述中,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明显。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制备叶绿素a的方法,包括用有机溶剂处理未破碎的完整小球藻的步骤。
为了有效制备二氢卟酚e6,本发明人首先打算开发一种有效制备二氢卟酚e6的方法,并选取适合的小球藻作为原材料以达到这个目的。
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方法,小球藻细胞首先被裂解,并使用该细胞裂解液抽提叶绿素a。但是,不同于常规方法和手段,本发明人成功地用未破碎的完整小球藻细胞以更高的产率制备二氢卟酚e6。考虑到常规方法,本方法能够成功抽提叶绿素a的结果令人十分惊讶和意外。
在此使用的术语“完整小球藻”指未破碎的小球藻,与本领域技术人员普遍使用的“活小球藻”具有相同的意思。在通常提取和分离细胞内物质时,会不可避免地伴随使用细胞破裂步骤(例如,超声破碎)。但是,在本发明中使用未破碎的小球藻细胞本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州科学技术院;LS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光州科学技术院;LS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0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烧伤、冻伤及外伤的药膏
- 下一篇:白芷苦参生地清热利湿治疗痤疮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