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对重的曳引轮式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1116.8 | 申请日: | 2007-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5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埃斯科·奥兰科;安蒂·伊科南;佩卡·莱帕奥;马蒂·拉萨南;蒂姆·托洛南;佩特里·普基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力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06 | 分类号: | B66B7/06;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刚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对重的牵引绳轮式电梯。
更为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电梯竖井空间的利用,而尤其是涉及通过 减少曳引机和其他部件所占据的空间来使所用空间最小化。
背景技术
先前技术是,电梯的曳引系统可以设置在电梯轿厢的一侧。一种这种 先前技术的解决方案披露在PCT出版物WO 2006/043317中。已知还有多 种其他的曳引配置结构,其中轿厢是从两侧曳起的。上述的这些解决方案 包括多个缺点,诸如比方占据空间较大、难以装设、成本高、或者还有装 设缓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电梯中实现既便宜而又可靠的配置结构,节省尽可 能多的竖井空间而尤其是节省电梯竖井的底部空间,在此情况下获得了尽 可能大的竖井利用率,这在旧的建筑物中尤其是非常重要。目的在于获得 小而紧凑的结构,在铅直方向和在横截方向上尽可能良好地适合于电梯在 其轨道上所需要的和导轨线及其定位所确定的空间。在此情况下,目标是, 除了其他各项之外,通过部件的选定和定位使得电梯轿厢可能能够在底部 连同超速调节器的转向滑轮尽可能远地向下驱动,以及相应地在顶部连同 超速调节器尽可能远地向上驱动。本发明的一项目的因而是实现一种类型 的可靠电梯配置,其中曳引机可以基本上由一次装设的少量部件构成,使 得各部件的相互定位同时是紧凑的、精确的、安全的和易于安放的。
一些发明实施例说明在本申请的说明书部分和附图中。本申请的发明 内容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限定。发明内容也可以由若干单独的发明组成, 尤其是如果本发明是按照直接表述或隐含的子任务,或者从所取得的优点 或优点种类的角度来予以考查的话。在此情况下,包括在以下各项技术方 案中的一些特性从各项单独发明概念的角度出发可能是多余的。同样,结 合本发明每一实施例所表述的不同细节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实施例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带对重的曳引轮式电梯,包括:
带曳引轮的曳引机,
曳引绳索,
电梯轿厢,该电梯轿厢支承在曳引绳索上使得曳引绳索位于电梯轿厢 的一侧,
用于导引电梯轿厢的轿厢导轨,所述轿厢导轨位于电梯轿厢的一侧,
其特征在于,电梯包括多个绳索滑轮模块,每一绳索滑轮模块包括多 个转向滑轮;
所述多个绳索滑轮模块包括:
第一绳索滑轮模块,第一绳索滑轮模块包括装设在第一模块框架上的 马达,曳引轮和第一转向滑轮或转向滑轮组,而第一绳索滑轮模块在竖井 的第一端部中配装在轿厢导轨之间并固定于轿厢导轨和/或竖井的井壁;
第二转向滑轮模块,包括装在第二模块框架上的第二转向滑轮或转向 滑轮组,此第二绳索滑轮模块在竖井的第二端部中配装在轿厢导轨之间, 而第二模块框架固定于轿厢导轨和/或竖井的井壁,以及
轿厢模块,包括装在第三模块框架上的第三转向滑轮或转向滑轮组和 第四转向滑轮或转向滑轮组,第三转向滑轮或转向滑轮组和第四转向滑轮 或转向滑轮组在电梯轿厢旁配装在轿厢导轨之间,以及第三模块框架连接 于电梯轿厢的吊架。
优选地,第一绳索滑轮模块固定于电梯竖井的顶部;以及第二转向滑 轮模块固定于电梯竖井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多个转向滑轮的旋转轴线是平行的。
优选地,所述多个转向滑轮是共轴线的。
优选地,各转向滑轮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电梯轿厢的导轨一侧的壁的平 面呈直角。
优选地,各转向滑轮的旋转轴线相对于电梯轿厢的导轨一侧的壁的平 面呈直角。
优选地,第一绳索滑轮模块包括带有曳引轮的曳引机和至少一个转向 滑轮或转向滑轮组。
优选地,所有绳索滑轮模块位于导轨之间。
优选地,位于竖井顶端附近的第一绳索滑轮模块构成顶部模块,位于 竖井底端附近的第二绳索滑轮模块构成底部模块,而轿厢模块随同在电梯 轿厢轨道上受到导引的电梯轿厢在电梯竖井中运动;以及曳引绳索连接顶 部模块、轿厢模块和底部模块而形X∶1的悬吊比,其中X是2、4、6、8、 10等。
优选地,曳引机包括扁平形状的永磁马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力股份公司,未经通力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11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式起重机
- 下一篇:由包括自动化银行业务的数据承载记录控制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