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菌酶-壳聚糖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1873.5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5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云;朴首一;马克·A·达埃舍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俄勒冈州;由高等教育州委员会代表俄勒冈州立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9/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杨 青;樊卫民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菌酶 聚糖 | ||
1.多层层合体膜结构,包括至少一层复合膜和至少一层另一种类 型的膜,所述复合膜包含结合在壳聚糖聚合物基质内的溶菌酶。
2.权利要求1的多层层合体,其中所述另一种类型的膜选自聚烯 烃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聚酯聚合物或乙烯基聚合物。
3.权利要求1或2的多层层合体,其中另一种类型的膜邻接复合 膜布置。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多层层合体,其中壳聚糖的脱乙酰水平 至少约70%。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的多层层合体,其中壳聚糖包括壳聚糖乙 酸盐、壳聚糖山梨酸盐、壳聚糖丙酸盐、壳聚糖乳酸盐、壳聚糖谷氨 酸盐、壳聚糖苯甲酸盐、壳聚糖柠檬酸盐、壳聚糖马来酸盐、壳聚糖 乙醇酸盐、壳聚糖丙烯酸盐、壳聚糖琥珀酸盐、壳聚糖草酸盐、壳聚 糖抗坏血酸盐、壳聚糖酒石酸盐,或其混合物。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多层层合体,其中溶菌酶以抗微生物有 效量存在。
7.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多层层合体,其中溶菌酶的量足以使得 将复合膜施加于基体后大约24小时,高达大约30%的溶菌酶尚未从复 合膜释放,并且在大约48小时后,高达大约20%的溶菌酶尚未从复合 膜释放。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的多层层合体,其中以壳聚糖重量计,复 合膜包含大约10到大约200重量%的溶菌酶。
9.膜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壳聚糖和溶菌酶溶解或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产生成膜溶液或分 散液;
将成膜溶液或分散液施加于另一种类型的膜上;和
使成膜溶液或分散液转变成复合膜。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壳聚糖溶解于水性有机酸中。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水性有机酸选自乙酸、山梨酸、丙 酸、乳酸、谷氨酸、苯甲酸、柠檬酸、马来酸、乙醇酸、丙烯酸、琥 珀酸、草酸、抗坏血酸、酒石酸或其混合物。
12.权利要求9-11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溶菌酶溶于水产生溶菌酶 溶液,然后溶菌酶溶液与壳聚糖溶液混合。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溶菌酶溶液包括大约5到大约20重 量%的溶菌酶。
14.权利要求9-1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另一种类型的膜选自 聚烯烃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聚酯聚合物或乙烯基聚合物。
15.食品,其包括在所述食品至少一部分表面上的抗微生物膜, 其中抗微生物膜包含结合在壳聚糖聚合物基质内的溶菌酶,并且所述 食品还包含与所述抗微生物膜相邻布置的至少一种其它膜。
16.权利要求15的食品,其中所述溶菌酶在抗微生物膜中的存在 量,以壳聚糖重量计,为大约10到大约200重量%。
17.权利要求15或16的食品,其中所述另一种类型的膜选自聚 烯烃聚合物、聚酰胺聚合物、聚酯聚合物或乙烯基聚合物。
18.权利要求15-17任一项的食品,其中壳聚糖包括壳聚糖乙酸 盐、壳聚糖山梨酸盐、壳聚糖丙酸盐、壳聚糖乳酸盐、壳聚糖谷氨酸 盐、壳聚糖苯甲酸盐、壳聚糖柠檬酸盐、壳聚糖马来酸盐、壳聚糖乙 醇酸盐、壳聚糖丙烯酸盐、壳聚糖琥珀酸盐、壳聚糖草酸盐、壳聚糖 抗坏血酸盐、壳聚糖酒石酸盐或其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俄勒冈州;由高等教育州委员会代表俄勒冈州立大学,未经俄勒冈州;由高等教育州委员会代表俄勒冈州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18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