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泥浆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2325.4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3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M·J·H·莱米 | 申请(专利权)人: | 勒瓦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力更 |
地址: | 比利时奥***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泥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泥浆(boues)的方法,包括:
-向具有第一pH值的泥浆中加入石灰基碱性试剂,以将pH值提 高至高于第一pH值的第二pH值,
-加入至少一种在所述第二pH值下具有活性的阴离子有机絮凝 剂,
-泥浆絮凝,以及
-絮凝的泥浆分离为脱水泥浆和液相。
这种方法涉及尤其是有机或油质泥浆的处理。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含义中,有机或油质泥浆是指除了根据通过引用引入 本文的下述著作第119至123页中的分类为无机泥浆之外的任何泥浆, 该著作为:Mémento techniq ue de l’eau(水技术手册),第9版,五 十周年版,Rueil-Malmaison:Degrémont,1989,第2卷。在这些有 机或油质泥浆中,有例如城市和农产品加工业废水净化站的泥浆。还 可以考虑任选地更加酸性的其他泥浆。这些泥浆的初始pH值小于9, 通常小于8。
通常,该泥浆在变稠之前首先进行沉降。然后进行聚集步骤,这 被称为凝聚和/或絮凝,随后进行脱水,即固/液分离,在大多数情况 下是利用带式过滤机、压滤机或离心机进行的。除了体积减小之外, 这种处理的目的是便于泥浆的处理、运输和储存。
加入含钙化合物(通常为石灰)是上述处理中经常涉及的,以便 为了泥浆的长期储存(堆积等)而卫生化(hygiéniser)和稳定化泥浆, 以及持久地改善其使用性能(造粒性、可撒布性等),或者为了提高 其农业价值[Acta 5th European Biosolids and Organic Residuals Conference(第5届欧洲生物固体和有机残余物会议论文集), Wakefield(UK),2000年11月,第66篇]。
生石灰指的是化学组成主要为氧化钙CaO的无机固体材料。生石 灰含有几个百分数的杂质,即诸如氧化镁MgO、二氧化硅SiO2或氧 化铝Al2O3等的化合物。要理解的是:这些杂质以上述形式表示,但 是实际上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相。特别是,以二氧化硅形式表示的物质 实际上可以大部分来自硅酸盐。
熟石灰或消石灰指的是主要为氢氧化钙Ca(OH)2形式的固体颗粒 整体,它通过用水对生石灰进行“消化(extinction)”,有时也称为“水 化(hydratation)”来获得。这种熟石灰显然可含有来自生石灰的上 述杂质。
石灰乳指的是由生石灰或消石灰制备的水性悬浮液。
阴离子有机絮凝剂指的是具有高于500,000Da的分子量,优选具 有高于1,000,000Da的分子量,更优选具有高于5,000,000Da的分子 量的阴离子聚合物。通常,聚合物根据其链长进行分类,即短链聚合 物和长链聚合物。通常,短链聚合物具有几千到几万Da的平均分子 量。它们的大小使得它们能够在其它分子之间渗透,这赋予它们以分 散剂性质。长链聚合物具有几十万到几百万Da的分子量。长链使得 它们能够“桥接(ponter)”其他分子,这赋予它们以絮凝剂性质。
石灰可以在上述脱水步骤之前(预石灰处理)或之后(后石灰处 理)加入泥浆中。
除了后石灰处理在处理泥浆的方法中构成附加的混合步骤以外, 这个附加操作还具有多个缺点,其中有:
-泥浆的结构破坏,
-石灰与脱水泥浆难以混合,并且因此,
-石灰在介质中分布不均匀。
所有这些原因导致考虑在脱水之前通过预石灰处理加入石灰。
上述聚集通常通过加入凝聚剂得以促进,其中有铁盐或铝盐,就 如申请WO 2006/030102中所提出的。然而,使用这些盐具有很多缺 点,其中包括显著提高泥浆中干物质的量;对包括不锈钢在内的几乎 所有金属的侵蚀,这是由于其高腐蚀性而造成的;以及对操作者的危 险性,这是由于其操作过程中由这些盐释放出来的粉尘的刺激性甚至 毒性而造成的。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通常的作法是通过有机化合物促进絮凝;在 这种情况下,阳离子絮凝剂的使用通常适用于有机泥浆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勒瓦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勒瓦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23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