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2394.5 | 申请日: | 2007-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河添慎也;畑山博司;池本贵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隔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二次电池用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子二次电 池中的应用,该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子二次电池用隔膜的至少 单面通过下述条件测定的动摩擦系数为0.1以上且0.4以下,透 气度为300sec/100cc以下,
动摩擦系数的测定条件:使用日本加多技术有限公司制、 KES-SE摩擦试验机,在荷重50g、触头面积为10×10=100mm2、 即、使得相互间没有空隙、且不重叠的方式卷绕20根0.5mmφ 的硬质不锈钢丝SUS 304制钢琴丝,触头送入速度1mm/sec、张 力6kPa、温度25℃、湿度50%的条件下,对宽50mm×测定方向 200mm的样品尺寸在MD、TD方向上各测定3次得到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子二 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的厚度变化范围为5μm以上且 20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 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的气孔率为10%以上且 8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 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至少由2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 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的平均孔径为0.01~ 0.1μm、厚度为1~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 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的穿刺强度为0.15N/μm以 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 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的主成分为聚烯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子二 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的粘均分子量为30万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膜在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子二 次电池中的应用,其中所述隔膜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3以上 且不足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金系负极电极锂离子二次 电池用隔膜的制造方法,该隔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工序:(a) 熔融混炼树脂及增塑剂的工序、(b)将熔融物挤出成片状并进 行冷却固化的工序、(c)对片状物在至少单轴方向上进行拉伸 的工序、(d)提取增塑剂的工序、(e)进行热固定的工序,其 中,(e)工序中的热固定的温度为低于隔膜的主要组成树脂的 熔点10℃的温度以上且不足熔点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电子材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23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声通信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天然抗氧化食品添加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