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2484.4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6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北条伸彦;大塚友;渡边庄一郎;本田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G9/058;H01M4/48;H01M4/58;H01M4/02;H01M4/60;H01M4/38;H01M4/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1.一种蓄电装置,其包括:
正极集电体、
配置于上述正极集电体上并且含有至少能够可逆地吸附和解吸阴离子的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
负极集电体、和
配置于上述负极集电体上并且实质上由能够可逆地吸藏和放出锂离子的负极活性物质形成的负极,其特征在于,
上述负极活性物质是选自硅、含硅的合金、硅化合物、锡、含锡的合金以及锡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负极是厚度为10μm以下的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的单位面积的容量为0.2~2.0mAh/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正极的厚度为上述负极的厚度的5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的比表面积为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集电体的比表面积为5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集电体的表面粗糙度Ra的值是与上述负极的厚度相同或者比其大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在上述负极活性物质中预先吸藏有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向上述负极活性物质中吸藏锂是通过机械方式进行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在上述蓄电装置充放电时,上述负极的SOC为20%~9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活性物质为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活性物质为硅氮化物或者硅氧氮化物。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硅化合物是由式SiOx表示的硅氧化物,其中0<x<2。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为活性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正极活性物质为可氧化还原的有机化合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自由基。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有机化合物在分子内具有π共轭电子云。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负极集电体具有电解质保持部,上述电解质保持部的容积为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占有体积的30%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负极集电体具有电解质保持部,上述电解质保持部的容积为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占有体积的50%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负极集电体是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多个贯通孔的多孔质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上述负极集电体不具有沿厚度方向贯通的贯通孔,并且在表面具有多个突起,
上述突起的沿上述负极集电体的厚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为梯形或准梯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蓄电装置,上述突起的高度为上述负极的厚度的2倍以上。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蓄电装置,在上述突起的顶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被覆层。
23.一种笔记本电脑,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24.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25.一种便携电话,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248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辅助的IP地址提前获取
- 下一篇:接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