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侧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3302.5 | 申请日: | 2007-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折井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3/06 | 分类号: | B62D33/06;B62D25/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文博;王 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侧部结构。
背景技术
形成驾驶室侧部的车身侧部包括外板、内板和加强构件,内板设置成面对着外板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加强构件设置在外板和内板之间,其中,这些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另外,众所周知,外板通过挤压成型利用金属板材整体形成,例如薄钢板或者铝合金板(例如卷材(rolling material))。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2-36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里,外板包括:前立柱外部,设置在车门开口的前方;和外前端下部,从所述前立柱外部向下延伸,其中,前立柱外部的上边缘和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分别设置在外板的顶部和底部上。另外,外部前边缘下部的下边缘在加强构件的下边缘以及内板的下边缘前方连接到并且设置在加强构件的外表面上。
为了挤压形成外部前边缘下部的下边缘,通常需要它的边缘中的多余金属。因此,金属板材的整个宽度需要根据前立柱外部的上边缘和包括多余金属的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而设定。换句话说,因为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的位置取决于内板的下边缘的位置或者加强构件的下边缘的位置,如果内板的前边缘下部和加强构件的前边缘下部向下延伸,那么外前端下部必须也向下延伸。这种情况中,前立柱外部的上边缘和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增加,导致金属板材的尺寸增 加,并且成本增加。
这些不便可以通过根据外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而设置金属板材的整个宽度来避免。然而,当仅在侧部面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方面具有差异时,金属板材必须被制备用于每个沿着车辆前后方向不同的外板,这导致制造这些外板时的复杂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侧部结构,允许通过挤压成型来整体地形成外板,不会导致在冲切中使用的金属板材的尺寸的增加。
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的车身侧部结构包括:外板,通过挤压成型整体地形成;内板,设置成面对着外板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内侧;和加强件,设置在外板和内板之间。外板包括前立柱外部和从前立柱外部向下延伸的外前端下部。内板包括前立柱内部和从前立柱内部向下延伸的内前端下部。前立柱外部和前立柱内部形成封闭的横截面,其分隔(partiton)车门开口的前部。加强件的前端下部连接到内前端下部。在比内前端下部的下边缘和加强构件的前端下部的下边缘更高的位置处,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靠近加强件的前端下部的外表面或者相接触。
利用这种结构,因为外板通过挤压成型整体形成,外板的制造可以简化。
另外,外板的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设置在比内前端下部的下边缘和加强件的前端下部的下边缘更高的位置处,并且在加强件的前端下部的外表面的前面。因此,外前端下部的高度可以设置成较短,与内前端下部的下边缘的位置或者加强件的凸缘的下边缘的位置无关。结果,前立柱外部的上边缘和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之间的高度方向的距离随着所述高度缩短而缩短,从而允许用于冲切外板的金属板材的较短的整体宽度,并降低成本。另外,因为金属板材的整个宽度可以根据外板的高度方向的距离而设定,共用的金属板材可用于仅在外板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的宽度不同的车辆类型中。因此,因为金属板材被一致化,因此可以提供简单结构的外板。
可替换的,该结构可包括密封件,其密封外前端下部和加强件的 前端下部之间的至少一部分。
利用这种结构,密封件应用到在外前端下部的下边缘和加强件的前端下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一部分中。也就是,密封件的应用仅需要在间隙的一部分中进行,雨水等会容易的通过该间隙透入外板中。即使雨水等通过间隙透入外板中,雨水等也可以从没有应用密封构件的间隙被充分地排出到下面。结果,密封构件在整个间隙中的应用是不需要的,允许简化制造和降低成本。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简单的结构允许控制冲切中使用的金属板材的尺寸的增长,并且允许用于车身侧部的外板通过挤压成型而整体形成。
附图说明
图1的放大侧视图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主要部件;
图2是车身侧部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从图1的线III-III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包括多余金属的外前端下部的放大主要剖视图;
图5是图4的线V-V观察的剖视图;
图6的放大主要剖视图示出了另一个车身侧部结构的外前边缘下部、加强件和内前边缘下部的结合状态,该结构没有应用根据本发明的车身侧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33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外部握持层的组合盖
- 下一篇:车辆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