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4种登革热血清型的免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3955.3 | 申请日: | 2007-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B·盖伊;V·巴班;R·福拉特;J·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P3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段家荣;林 森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登革热 血清 免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患者中诱导针对4种登革热血清型的保护的方 法,其包括:
(a)第一次给药单价疫苗,该单价疫苗包含第一血清型登革热的疫 苗病毒,和
(b)第二次给药四价疫苗,该四价疫苗包含4种登革热血清型的疫 苗病毒,和
其中在第一次给药(a)之后至少30天至最多12个月实施第二次给 药(b)。
登革热疾病是由四种黄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这四种病毒具有相 似血清型,但在抗原方面有区别(Gübler等,1988在:Epidemiology of arthropod-borne viral disease中.Monath TPM,编者Boca Raton(FL): CRC Press:223-60;Kautner等,1997,J.of Pediatrics,131:516-524; Rigau-Pérez等,1998,Lancet;352:971-977;Vaughn等,1997,J.Infect. Dis;176:322-30)。感染登革热血清型可以产生临床疾病谱,该谱从 非特异的病毒综合征到严重的致死出血性疾病。在蚊叮咬之后登革热 的潜伏期是大约4天(从3到14天)。登革热的特征在于双相发热(fièvre biphasique)、头痛、身体各个部分的疼痛、虚脱、疹、淋巴结病 (lymphadénopathie)(Kautner等,1997,J.of Pediatrics,131:516-524; Rigau-Pérez等,1998,Lancet;352:971-977)。病毒血症期与发热期 相同(Vaughn等,1997,J.Infect.Dis.;176:322-30)。在7到10天后 完成登革热的治愈,但通常有延长的虚弱。经常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 数目的减少。
出血性登革热是严重的发热疾病,特征在于内环境稳定的异常和 血管通透性(perméabilité)的升高,其可以引起血容量不足和低血压(伴 有休克综合征的登革热),常常因严重的内出血而复杂化。出血性登革 热的死亡率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0%,但在大多数有治疗经 验的中心里是≤1%(WHO Technical Guide,1986.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iagnosis,treatment and control,p.1-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eneva,Switzerland)。
登革热的常规实验室诊断是基于病毒的分离和/或检测登革热病毒 特异性抗体。
登革热是继疟疾之后第二重要的热带传染性疾病,超过半数的世 界人口生活在具有流行病传播风险的区域内。每年,登革热的病例估 计为5千万到1亿,由于出血性登革热就医的患者的病例为500,000,死 亡的数目为25,000。在亚洲、太平洋区域、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 区,登革热是地方病。超过100个热带国家对于登革热病毒的感染是地 方性的,在这些国家的60个中已经记录了出血性登革热(Gubler,2002, TRENDS in Microbiology.10:100-103;Monath,1994,Proc.Natl.Acad. Sci.,91:2395-2400)。许多充分描述的因素似乎与登革热有关:人口 增长;无计划的和不受控制的城市化,特别是与贫穷相关;空中旅行 的增加;缺乏对蚊子的有效控制,以及卫生和公众健康基础设施的恶 化(Gubler,2002,TRENDS in Microbiology.10:100-103)。旅游者和 移居国外的个体越来越多地被警告防登革热(Shirtcliffe等,1998,J.Roy. Coll.Phys.Lond.;32:235-237)。美国军队在登革热地方性流行的热带 地区内部署期间,登革热在美国军队中构成了发热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之一(DeFraites等,1994,MMWR 1994;43:845-8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未经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39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