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作引发剂的金属化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4276.8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曼弗雷德·德林;乌尔其·阿诺而德;马塞尔·罗特;艾米勒·巴里奥;乌里克·斯克米特-弗雷特;沃尔克·奥尔特斯塔特;费力陪·沃尔夫·法布里斯;简·桑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高两合股份公司;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1/10 | 分类号: | C07F1/10;C07F3/02;C07F7/00;C07F15/02;C08L63/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郭国清;樊卫民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作 引发 金属 化合物 | ||
本发明涉及通式{[M(L)a]Xb}n的引发剂,其优选具有(SbF6-)作为平 衡离子,并优选通过相应金属SbF6盐与相应配体(L)的络合反应获得。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包含该引发剂的制剂和环氧树脂体系,特别是不可 热固化和/或可热固化的。
在材料和涂布物质的生产中,固化速度在许多工艺中变得越来越 重要。
在材料和涂布物质的开发中,通常希望体系尽可能快地聚合,以 获得高生产速度或短的循环时间。
从而在聚合领域中,引发固化反应的引发剂是特别重要的。例如, 引发剂应该在室温下可使用,并且应该产生迅速固化,但是不能对产 物的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引发剂还应该满足某些要求,例如单体的良好溶解度,以 及放置稳定性。引发剂还应该表现出没有副作用,例如产物泛黄。
近年来,已经特别利用辐射能固化可固化树脂。因此可以不仅通 过加热、也可利用辐射能引发聚合(固化)。特别是在紫外线固化情况下, 通常出现树脂仅在暴露至一定量辐射能量的区域中固化的情况。树脂 的固化完成度取决于层厚度:在穿过树脂时辐射减弱,或辐射大幅度 减弱或被吸收,例如在能够吸收相应于辐射能波长的材料的存在下。
因此导致在固化操作中难以达到树脂的更深部分。
因此在通过辐射固化的领域中,特别是对于树脂体系,重要的是 使用快速活化的引发剂,特别是快速产生足够数量的自由基、阳离子 和/或阴离子,用于自发产生聚合。因此与紫外线固化或热固化相比, 越来越优选通过电子束固化,因为它没有紫外线固化或热固化的许多 缺点。
US 5,726,216要求保护一种生产非热固化环氧树脂的方法,其中 二芳基碘盐用作阳离子引发剂,并利用剂量大于0.75千戈瑞/秒的高能 电离辐射进行固化。
EP 0843685B1要求保护一种生产韧性改进、非热固化环氧树脂体 系的方法,该环氧树脂体系中同样包含由二芳基碘盐构成的阳离子引 发剂,并以大于1千戈瑞/秒的剂量率进行固化。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环氧树脂的固化,其中催 化剂在大多数情况下由碘盐或锍盐与阴离子SbF6-,AsF6-,PF6-或BF4-构成。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找到并生产现有技术已知引发剂的有效 替代引发剂。
本发明的一个特定目的是生产容易制造的引发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生产引发剂,其以非热和/或热(引发方式) 充分固化体系,优选树脂体系,并在固化后表现出高交联度。用本发 明引发剂固化不会对固化产品的热机械和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生产制剂以及树脂体系,特别是环氧 树脂体系,其中包含本发明引发剂。
本文中,包含该引发剂的配剂和制剂的良好放置稳定性是特别重 要的因素。
已经令人惊讶地发现,通式(I)的引发剂满足了上述目标的要求
{[M(L)a]Xb}n (I),
其中M=金属阳离子,L=配体,X=平衡离子,
a=1至10,优选1至6,特别优选1至4,
b=1至10,优选1至6,特别优选1至3,
n=1至∞,
其中a,b和n可代表整数和数值范围,此外a也可代表非整数。
例如,已经表明,本发明引发剂得到的材料具有极好的弹性模量 (E)值。
此外已经表明,与现有技术引发剂体系相比,本发明的引发剂在 树脂中表现出可比较、有时候甚至是改善的交联密度。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是通式(I)的引发剂
{[M(L)a]Xb}n (I),
其中M=金属阳离子,L=配体,X=平衡离子,
a=1至10,优选1至6,特别优选1至4,
b=1至10,优选1至6,特别优选1至3,
n=1至∞,
其中a、b和n可代表整数和数值范围。此外a也可代表非整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高两合股份公司;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高两合股份公司;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42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