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烯烃聚合的使用具有亚苯基桥的过渡金属化合物的载体催化剂、其制备方法以及使用该载体催化剂制备聚烯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4426.5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1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23 |
发明(设计)人: | 洪大植;李琪树;韩龙圭;权宪容;朴种相;赵峻熙;金善庆;李忠勋;李银精;郑丞絙;鲁基洙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4/6592 | 分类号: | C08F4/6592;C08F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梅;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烯烃 聚合 使用 具有 苯基 过渡 金属 化合物 载体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以及 | ||
1.一种制备聚烯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用于烯烃聚合的载体催化剂存 在下使烯烃单体聚合的步骤,所述用于烯烃聚合的载体催化剂包含:a)载体, 在该载体表面上包含羟基的量为0.1~10mmol/g;b)由如下通式4所表示的 助催化剂化合物;和c)由通式1所表示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化合物,并且所 述聚烯烃的密度为0.900~0.970g/cc;
[通式4]
-[Al(R8)-O]a-
其中,R8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卤素;含有1至20个碳 原子的烃基;或者被卤素取代的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烃基;并且a为2 以上的整数;以及
其中,R1和R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含有1至20 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2至20个碳原子的链烯基;含有6至20个碳原子的 芳基;甲硅烷基;含有7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含有7至20个碳原子 的芳基烷基;或者被烃基取代的第4族金属的准金属基;其中,R1和R2或 者两个R2可通过包含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含有6至20个碳原子 的芳基的次烷基连接以形成环;
R3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卤素;含有1至20个碳原 子的烷基;含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 含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或者酰氨基;其中,两个以上的R3可彼此 连接以形成脂肪环或芳香环;
CY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脂肪环或芳香环,以及CY1可被以下基团取代: 卤素;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2至20个碳原子的链烯基;含有 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含有7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含有7至20个 碳原子的芳基烷基;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有6至20个碳原子 的芳氧基;或者酰氨基;在CY1被多个取代基取代的情况下,两个以上的取 代基可彼此连接以形成脂肪环或芳香环;
M为第4族过渡金属;以及
Q1和Q2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卤素;含有1至20个碳原 子的烷基;含有2至20个碳原子的链烯基;含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 含有7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含有7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烷基;含有 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酰氨基;含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酰氨基;或者 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亚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烯烃聚合 的载体催化剂通过与烯烃单体接触而预聚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单体选自 乙烯、α-烯烃、环烯烃、二烯烃和三烯烃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聚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单体选自 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4-甲基-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 癸烯、1-十一碳烯、1-十二碳烯、1-十四碳烯、1-十六碳烯、1-二十碳烯、降 冰片烯、降冰片二烯、亚乙基降冰片烯、苯基降冰片烯、乙烯基降冰片烯、 二聚环戊二烯、1,4-丁二烯、1,5-戊二烯、1,6-己二烯、苯乙烯、α-甲基苯乙 烯、二乙烯基苯和3-氯甲基苯乙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聚烯烃的方法,其中,所述c)过渡金属 催化剂化合物如下述通式2或3所表示:
[通式2]
其中,R4和R5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含有1至20 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或者甲硅烷基;
R6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氢;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 基;含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含有6 至20个碳原子的芳氧基;或者酰氨基;其中,两个以上的R6可彼此连接以 形成脂肪环或芳香环;
Q3和Q4彼此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为卤素;含有1至20个碳原 子的烷基;含有1至20个碳原子的烷基酰氨基;或者含有6至20个碳原子 的芳基酰氨基;以及
M为第4族过渡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44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