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附灭活流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44427.X 申请日: 2007-10-02
公开(公告)号: CN101594881B 公开(公告)日: 2017-07-21
发明(设计)人: 后藤修郎;城野洋一郎;五反田亨;荒井节夫;细井和男;泷泽和幸;福家功;多田善一 申请(专利权)人: 一般财团法人化学及血清疗法研究所;北里第一三共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电化生研株式会社;一般财团法人阪大微生物病研究会
主分类号: A61K39/145 分类号: A61K39/145;A61K39/39;A61P31/1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吴娟,付磊
地址: 日本熊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吸附 流感疫苗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附灭活全病毒流感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感病毒是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具有直径约100nm颗粒大小的RNA有包膜病毒,根据其内部蛋白的抗原性分为A、B和C型。流感病毒含有被具脂双层结构的病毒包膜包围的、与内部核壳或核蛋白缔合的核糖核酸(RNA)的芯,以及外部糖蛋白。病毒包膜的内层主要由基质蛋白构成,外层大部分由来自宿主的脂类物质构成。流感病毒的RNA具有分节结构。目前在世界大流行的流感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A型具有血细胞凝集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两种包膜糖蛋白,根据其抗原性的不同,HA分为16种亚型,NA分为9种亚型。

对于A型流感病毒目前对其了解到:在人以外的鸟、猪、马等动物间分布,因此人与动物的病毒之间发生基因重组,结果出现具有新抗原性的亚型病毒(新型病毒),并且该新型病毒在不具有免疫的人群中大流行。目前,已知有西班牙流感(Hsw1N1)、亚洲流感(H2N2)、香港流感(H3N2)流行。近年来以东南亚为中心,观测到H5N1亚型高病原性禽流感的发生、流行,目前有1.5亿只以上的大量家禽死亡或被淘汰。并且也有人被感染的例子,仅至2006年9月可确诊的就已经达到246人。另人感到威胁的是其死亡率,246人中有144人死亡。通常,禽流感病毒并不容易感染人,其性质基本上不发生变化。但是,由于病毒的变异,获得了对人的易感染性,在人群中大流行时,则可能发生前所未有的惨剧。鉴于其大流行,新型流感疫苗的开发成为当 务之急。但是,1997年在香港首次报道了人的感染病例以来,虽然疫苗开发被认为是当务之急,但是并不容易进展。其最大原因是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免疫原性低,因此以往的禽流感疫苗存在难以将足够的疫苗效果赋予接种者的问题。因此,提高免疫原性的一些对策是很重要的。

流感疫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目前所使用的流感疫苗,是含有亚病毒体的片段疫苗,该亚病毒体是将纯化病毒颗粒用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或其它试剂分解、使脂包膜溶解而形成;或者是含有纯化HA和NA的亚单位疫苗。主要给予肌内或皮下。另一种是将纯化的病毒颗粒用福尔马林等试剂进行化学灭活的疫苗,也称为全病毒疫苗。这种情况下,病毒基因或病毒蛋白被化学改性,只是使感染性消失,因此病毒以保持颗粒形状的状态形成疫苗抗原。全病毒疫苗与片段疫苗相比,免疫原性高,特别是对于尚未有感染经历、即不具有免疫记忆的初次个体可引发良好的免疫应答。人对于新型流感不具有免疫记忆,因此,从有效性角度考虑,优选全病毒疫苗的该特征。但是,全病毒疫苗的免疫性高的特性意味着其生物活性高,与接种时的局部肿胀、红肿、或发热等副反应密切相关。即,如果可以确立全病毒疫苗在产生高免疫原性的同时可以降低其副反应的一些方法,则可以开发有效且安全性高的疫苗。

新型流感疫苗的剂型有望是具有高免疫原性的全病毒疫苗。但是,当为H5N1亚型时,有即使通过该全病毒疫苗也难以在人体内激发良好的免疫应答的报道,因此必须考虑进一步提高免疫原性的方案。

佐剂是为了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而添加到疫苗中的免疫增强剂,目前探讨了很多物质。例如,为了提高流感疫苗的有效性,还研究了结合使用铝佐剂(专利文献7)。还已知使用聚氧乙烯醚(Tween(注册商标))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为粘膜给予用疫苗的佐剂(专利文献8)。

有几种侯选佐剂,可以添加到DPT疫苗或乙型肝炎疫苗中、长期、 广泛的安全性已得到确认的铝佐剂得到最广泛的探讨。铝佐剂具有免疫活化作用,同时通过吸附抗原可以将少量的抗原保留在局部,具有所谓的贮库效应(deposit effect),因此具有可降低疫苗的抗原水平的优异特性。对于以全人类为接种对象的大流行疫苗,如何将疫苗供给更多的人是一个大的课题,该特性在疫苗设计上有较大优势。因此,如果使用铝佐剂作为疫苗,则抗原与铝凝胶的吸附性成为极重要的因素。

专利文献1:WO91/03552

专利文献2:WO01/004333

专利文献3:WO00/060050

专利文献4:WO2001/083794

专利文献5:WO2002/067983

专利文献6:WO2002/074336

专利文献7:WO00/015251

专利文献8:WO99/52549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般财团法人化学及血清疗法研究所;北里第一三共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电化生研株式会社;一般财团法人阪大微生物病研究会,未经一般财团法人化学及血清疗法研究所;北里第一三共疫苗股份有限公司;电化生研株式会社;一般财团法人阪大微生物病研究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4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