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4种登革热血清型的免疫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44429.9 申请日: 2007-10-02
公开(公告)号: CN101553251A 公开(公告)日: 2009-10-07
发明(设计)人: B·盖伊;R·福拉特;J·兰;V·巴班 申请(专利权)人: 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9/12 分类号: A61K39/12;A61P31/14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段家荣;林 森
地址: 法国*** 国省代码: 法国;F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针对 登革热 血清 免疫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在患者中诱导针对4种登革热血清型的保护的方法,包 括:

(a)(i)第一血清型的登革热疫苗病毒的剂和第二血清型的登革热疫 苗病毒的剂,和(ii)第三血清型的登革热疫苗病毒的剂和第四血清型的登 革热疫苗病毒的剂的第一系列给药,和

(b)剂(i)和(ii)的第二系列给药,其中剂(i)和(ii)在不相同的解剖学部 位同时进行给药,和

其中在第一系列(a)后的至少30天至最多12个月实施第二系列(b)。

登革热疾病是由四种相似的但是就抗原性而言是不同血清型的黄 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Gübler等,1988 In:Epidemiology of arthropod-borne viral disease.Monath TPM,editor,Boca Raton(FL):CRC Press:223-60; Kautner等,1997,J.of Pediatrics,131:516-524;Rigau-Pérez等,1998, Lancet;352:971-977;Vaughn等,1997,J Infect Dis;176:322-30)。感 染了登革热血清型可以产生临床疾病谱,该谱从非特异的病毒综合征到 致死的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在蚊咬之后登革热的潜伏期是大约4天(从3 到14天)。登革热的特征在于双相发热(fièvre biphasique)、头痛、身体 各个部分的疼痛、虚脱、发疹、淋巴结病(lymphadénopathie)和白血球减 少症(Kautner等,1997,J.of Pediatrics,131:516-524;Rigau-Pérez等, 1998,Lancet;352:971-977)。病毒血症期与发热期相同(Vaughn等,1997, J.Infect.Dis.;176:322-30)。登革热的康复在7到10天后发生,但通常 有延长的虚弱。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降低是常见的。

出血性登革热是严重的发热疾病,特征在于内环境稳定的异常和血 管通透性的提高,其可以引起血容量减少和血压过低(伴有休克综合征的 登革热),常常因严重的内出血而复杂化。出血性登革热的死亡率在没有 治疗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0%,但在大多数有治疗经验的中心里是 1%(WHO technical Guide,1986.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iagnosis, treatment and control,第1-2页.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eneva, Switzerland)。

登革热的常规实验室诊断是基于病毒的分离和/或检测登革热病毒 特异性抗体。

登革热是继疟疾之后第二重要的热带传染性疾病,超过半数的世界 人口生活在具有流行病传播风险的区域内。每年,登革热的病例估计为 5千万到1亿,由于出血性登革热就医的患者的病例为500,000,死亡的数 目为25,000。在亚洲、太平洋区域、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登 革热是地方病。超过100个热带国家对于登革热病毒感染是地方性的, 在这些国家的60个中已经记录了出血性登革热(Gubler,2002,TRENDS in Microbiology.10:100-103;Monath,1994,Proc.Natl.Acad.Sci.;91: 2395-2400)。许多充分描述的因素似乎与登革热有关:人口增长;无计 划的和不受控制的城市化,特别是与贫穷相关;空中旅行的增加;缺乏 对蚊子的有效控制,以及卫生基础设施和公众健康的退化(Gubler,2002, TRENDS in Microbiology.10:100-103)。旅游者和移居国外的个体越来越 多地被提出关于登革热的警告(Shirtcliffe等,1998,J.Roy.Coll.Phys. Lond.;32:235-237)。在登革热地方病的热带地区内部署期间,在美国 军队中登革热构成了发热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DeFraites等,1994, MMWR 1994;43:845-84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未经赛诺菲巴斯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4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