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信道无线网络中的信道间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4852.9 | 申请日: | 2007-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8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C·M·科戴罗;B·-J·柯;K·S·查拉帕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08 | 分类号: | H04W48/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亚非;谭祐祥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无线网络 中的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代理节点以用于多信道无线网络中的信道间通信 以及相关方法。
背景技术
在改进谱利用效率、改进性能以及低成本/复杂性的前景下,能够 动态管理多频率信道的新类型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所谓的多信 道(MC)MAC协议)正日益受到关注。这种新一代的MAC协议也带来了 很多技术挑战。例如,这种类型的网络中的主要挑战是定义节点向其 所有邻居发送群组通信分组(例如多播或广播)(假定这些邻居可以 调谐到不同信道)的技术。
特别地,在频谱捷变无线电(也称为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无线 节点能够有机会利用本应另外完全分配给较高优先级用户(称为“现 用用户(incumbent)”)的无线电频谱的时间和频率。这种技术为新 的无线网络应用使用宽范围无线电频谱开启了巨大机会,同时保留了 传统得到许可的频谱用户的特权。明显地,需要可以支持多信道的高 效MAC协议来开发对于频谱捷变无线电网络潜在可用的富余无线电频 谱空间。现有MC MAC协议一般依赖于单个公共交会信道来使得多信道 上的节点能够交换网络管理消息(在本发明中,术语“管理”可以指 数据、控制,或实际管理信息,或它们的任何组合)。然而,因为由 于现用用户检测而导致的信道的暂时不可用性和可扩展性问题,所以 这种交会信道方法不可应用于频谱捷变无线电网络。
在MC环境中,即使节点的邻居可能不在同一信道上,现有MC-MAC 协议也典型地通过使用某种缓存而保持跟踪它们。给定这种缓存,则 节点可以利用对于多信道的使用,同时享受否则仅对单个信道网络可 用的连通性。然而,需要对节点的缓存中所存储的关于其它信道的信 息进行管理,既防止其变为失效又保持其最新,即,MC环境中的两个 问题当前需要解决方案(即失效缓存问题和缓存更新问题)。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需要一种高效通信机制,从而使得不同 信道上的节点可以保存并且交换网络管理信息,而不需要使用指定的 交会信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信道上的多个节点在每一信道上将由“代 理”节点携带的网络控制和数据信息交换到其它信道的节点的机制。 本发明很好地适于多信道无线网络的大小及其信道数量,并且可以用 于多信道无线网络中的很多应用。
为了解决MC无线网络中的群组通信(GC)挑战,提供两种机制(即 基于源的和基于代理的),其既不取决于固定公共信道也不取决于严 格时间同步。事实上,每一信道被同等地对待,而没有特殊状态。此 外,两种机制完全是分布式的,可以结合地应用,并且提供不同的折 衷。所有这些特性使得这些机制能够用单个收发器来操作,工作在频 谱捷变无线电网络中,并且是可扩展的。甚至当节点拥有单个无线电 收发器时,这两种机制可以成功地支持多信道无线网络中的群组通信。
对于关于其它节点的缓存信息的管理,本发明分别对于失效缓存 和缓存更新问题中的每一个提供采用超时和序列号的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信道系统的示例,其具有Ni=5个信道, 并且对于每一信道i,C(i)={(i+1)mod 5,(i+2)mod 5};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信道系统的示例,其具有N=8个信道, 并且其中,b=2,M=2;
图3示出本发明的与基于源的方法相比的基于代理的方法的特性; 以及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参照仅为了示例性目的而示出的附图阅读以 下详细描述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 的组件,以消除其冗余的描述。
在无线网络中,一般在被称为“信标分组”的特殊管理分组中携 带关于网络状态的重要信息,典型地由网络节点周期性地广播该信标 分组。这些信标分组所包含的信息的示例包括网络标识符、邻居节点 列表、同步定时器、节点容量、以及信道预留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48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