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铜或铜合金宽带材的制造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6424.X | 申请日: | 200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M·阿尔布雷克特;J·道特斯戴德;H-J·舒特;M·斯达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MKM曼斯菲尔德克普夫与梅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建晖;徐 燕 |
地址: | 德国黑***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铜合金 宽带 制造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通过将一个熔融的液体浇注到一个旋转的宽带材铸模(1) 之中来制造铜或铜合金宽带材的方法,通过以一个角度倾斜的一个浇注 口(14)将熔融金属从配给容器(9)引进较低的宽带材铸模(1)内, 其特征在于,将该配给容器(9)内的熔融金属的表面保持在一个恒定高 度(H),该恒定高度在该浇注口(14)固定于该配给容器(9)的位置之 上、并与该铸模(1)的熔体表面(7)的高度之间具有75mm至90mm 的高度差,该熔融金属是由一个上升通道(11)从该配给容器(9)引导 至该浇注口(14),并且在该浇注口(14)内匀称地分布在一个宽度上, 该宽度对应于要制造的带材的宽度,使该浇注口(14)内的熔融金属被 引导通过至少一个第一限流器(16),并且通过另一个限流器(21)在该 浇注口(14)的出口点上、在该铸模熔体表面(7)的方向上被重定向, 并且在经过该铸模(1)的整个带材宽度上、在向下朝向该铸模熔体表面 (7)的垂直方向上被分为多个小的单独的液流,这些单独的液流作为一 个层流被带进该铸模(1)的熔融金属熔体内,该层流以相对于该铸模(1) 的熔体表面(7)成15°至30°之间的一个开放角(α)、形成在该带材的 排出方向上延伸的一个楔形流出外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浇注口(14)的多 个出口(22,22d,22e)位于该铸模(1)的熔体表面(7)之上,使该 浇注口(14)距该熔体表面(7)的距离根据有待浇注的带材的厚度在最 小点处设置为1∶1.5至1∶1.1的距离/厚度之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浇注口(14)的多 个出口(22,22d,22e)部分地浸入在该铸模(1)的熔体表面(7)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该浇注口(14) 之前,该熔融金属流经平行于水平方向延伸的一个通道(13),该通道在 流动方向上在宽度上展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多行(22a,22b, 22c)的形式安排的、处于多个单独液流形式的熔融金属从该浇注口(14) 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通道(13)的入 口点(E)以及在该通道的出口点(A)处分别维持1∶4至1∶3以及 1∶1.5至1∶2的一个流速与体积流量之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该第一限流器(16) 进行设计的方式为:相对于材料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一限流器(16)的开 口(17,17a,17b,17c)的截面积来维持一个1∶8至1∶12的出口 截面积与体积流量之比,该出口截面积是从该第一限流器(16)的所述 开口(17,17a,17b,17c)的单个截面积之和得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熔融金属的流速受 到在所述第一限流器(16)和所述另一个限流器(21)内的不同长度的 流动路径的影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熔融金属在从该浇 注口(14)排出之后的流速,被减小至大致对应于该铸模(1)的排出速 度或与其接近的一个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KM曼斯菲尔德克普夫与梅辛有限公司,未经MKM曼斯菲尔德克普夫与梅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642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