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用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用基板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6495.X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村井淳人;近间义雅;高桥和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G09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用基板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构成显示面板的显示面板用基板、设置有该显示面板 用基板的显示面板、设置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用基 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为了使得在观看画面的同时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 历来,多使用所谓的触摸式面板。触摸式面板通常粘贴在显示装置的 画面上。用户通过隔着触摸式面板按下(选择)显示在画面上的按钮 等对象,进行各种操作。
粘贴在显示装置上的触摸式面板的典型例子在专利文献1中有公 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结构的按压检测部(触摸式面板), 其在压电体的一侧设置有沿X方向延伸地形成的多个电极,并且,在 另一侧,设置有沿Y方向延伸地形成的多个电极。
但是,专利文献1的触摸式面板因为必须粘贴在显示装置的前面 (画面)上,所以存在显示中使用的光的透过率降低的问题。此外, 因为必须除显示装置之外,另外准备触摸式面板,所以与此相应地, 还存在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于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案有几个将显示装置和触摸式面板 一体化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一种带触摸传感器功能的显示装置,该 装置在绝缘性基板的周边端部以固定阵列配置形成有竹帘状电极的压 电板,由此,使基板上具有弹性表面波的激励功能,进一步,通过使 指尖或其它物质接触在上述绝缘性基板上,激励弹性表面波的传播强 度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其强度变化能够确定接触位置。
在该显示装置中,没有必要个别地将触摸式面板设置在显示装置 上。即,触摸式面板与显示装置一体化。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一种触摸式面板,其包括设置在单一的 非压电基板的一个主面上的SAW触摸式面板和设置在上述非压电基 板的另一个主面上的有机EL显示部,上述SAW触摸式面板在上述非 压电基板的周边部设置有激励表面弹性波的发送用换能器和接收表面 波的接收用换能器,用于根据从上述激励元件向上述接收元件传播的 表面弹性波在上述接收元件上的接收结果,检测上述非压电基板的一 个主面上的接触位置,上述发送用和接收用换能器均包括设置在薄膜 状的压电体的一个主面上的“ㄑ”字型的梳型电极和设置在另一个主 面上的平板整面电极,上述梳型电极沿上述非压电基板的周边部连续 配置。
在专利文献3的技术中,在同一基板上制作有显示装置和触摸式 面板。因此,能够提供能够进行高分辨位置检测的薄型、小型的显示 装置一体型的触摸式面板。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163619号公报(公 开日:2006年06月22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2-342027号公报(公 开日:2002年11月29日)”
专利文献3: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48453号公报(公 开日:2006年2月16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2和3的技术中,均在基板的边缘部分配置有 压电体。由此,因为基板的边缘部分变大,所以存在显示装置的尺寸 变大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 不大型化也能够作为触摸式面板发挥作用,且构成显示面板的显示面 板用基板、设置有该显示面板用基板的显示面板、设置有该显示面板 的显示装置、和该显示面板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面板用基板是构成显示面板的 显示面板用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性基板;
在上述绝缘性基板上形成的第一导电性配线;
在上述绝缘性基板上的至少有效显示区域中的上述绝缘性基板上 和上述第一导电性配线上形成的压电体膜;
隔着上述压电体膜与上述第一导电性配线交叉的第二导电性配 线;和
分别保护上述绝缘性基板上的至少有效显示区域中的上述第一、 第二导电性配线和上述压电体膜的绝缘膜。
采用上述的结构,受到压力的压电体膜产生与该压力相应的电压。 该电压通过相互交叉(例如正交)的第一或第二导电性配线,由与该 配线连接的检测电路检测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6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