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用户接口的听力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7241.X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尼古拉·比斯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GN瑞声达A/S |
主分类号: | H04R25/00 | 分类号: | H04R25/0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焕生;安 翔 |
地址: | 丹麦巴*** | 国省代码: | 丹麦;DK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用户 接口 听力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诸如助听器或者可植入听力假体的听力设备,其具有用户接口,用于使得用户能够向听力设备提供反馈。
背景技术
在助听器的领域内公知具有多种操作模式。所述不同的操作模式使得助听器能够尽可能好地满足在不同情况或者环境下的用户的各种一般和/或特定的需要。作为一个示例,定向性使得助听器有可能“聚焦”在位于例如助听器的佩带者前部的、诸如说话的人的声源上。由此,来自佩带者侧面和背面的可能的干扰声音将对于佩带者对来自他/她前部的来源的声音的感知具有有限的影响。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因此可能包括这样的声束形成信号处理。
作为另一个示例,一种特定的声环境可能要求使用特定的噪声抑制和/或其他特定的信号处理,其因此能够被选择为操作程序或者模式。而且,在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内,助听器可以使用感应线圈(telecoil)用于接收来自电磁场的音频信息。
因为听力受损的人根据他的/她的需要在不同的操作模式之间手动切换很不方便,因此已经采取了几种尝试来开发有效的方法,用于当收听环境或者条件改变时自动地选择“最佳”的操作模式。
现代听力设备具有特征信号处理,所述特征信号处理或者按照预先编程的设置被自动调整,或者通过连续的、递增的调整来自动调整,所述连续的、递增的调整被认为改善了在给定的环境下的语音的可理解性或者收听舒适度。经常地,使用在模式或者状态之间的所谓的“软切换”,以便不在声音质量上产生突然的和干扰的改变。
而且,许多助听器提供了用于根据用户的选择来将助听器强制进入某个模式内的机会。信号被加到放大的音频信号内,以确认模式的改变。所述信号通常是一连串哔哔声等。以前已经建议这样的信号能够是语音消息的记录。
模式的自动切换的隐患之一是所述系统切换到未被用户看作改进的模式或者状态。不是所有的用户在看来与识别系统类似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要求,并且不可能在适配处理期间发现这一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听力设备,其使得用户能够对在模式或者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进行评估或者给出反馈。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从用户的视点看提供一种简单的用户接口,其允许用户影响听力设备的切换策略。
而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善听力设备的用户友好性。而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改善适于在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的听力设备的切换策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听力设备,包括:麦克风,用于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输入信号;信号处理器单元,其适于在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多个状态内操作,并且其中,所述信号处理器单元适于按照切换策略在至少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扬声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以及用户接口,其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器单元,并且适于响应于用户输入而向所述信号处理器单元产生至少一个控制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号使得所述听力设备的用户能够提供用户反馈。所述听力设备可以适于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的所述自动切换后预定的输入时段内接收用户输入。
按照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听力设备的方法,所述听力设备按照一个或多个助听器参数而操作,并且具有用户接口,并且适于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监视一个或多个助听器参数,以便识别状态改变,
-如果已经发生了状态改变,则确定所述用户反馈设置,以及
-按照所述用户反馈设置启用经由所述用户接口的用户反馈。
所述启用用户反馈的步骤可以包括:启用在预定输入时段内的用户反馈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听力设备因此可以允许用户提供对于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的所述自动切换的用户反馈。
所述用户接口可以在所述输入时段之外被禁用,并且/或者,所述信号处理器单元可以适于忽略在所述输入时段之外的用户输入。
所述听力设备可以适于按照用户反馈设置来操作。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用户能够对在状态之间的自动切换进行评估或者给出反馈,由此避免所述听力设备的不期望的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听力设备适于按照来自所述用户接口的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号来操作。
所述听力设备可以是任何听力设备,诸如助听器,所述助听器例如耳后(BTE)、耳内(ITE)、耳道内(ITC)或者可植入的听力假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N瑞声达A/S,未经GN瑞声达A/S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7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