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7310.7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3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1 |
发明(设计)人: | 布施一芳;重松广信;富永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10 | 分类号: | C08L23/10;C08L23/12;C08L23/16;B29C4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韦欣华;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烯烃 塑性 弹性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
发明背景
热塑性弹性体不需要硫化工序并且能够由用于加工常规热塑性树 脂的模塑机来加工。这些特性被利用以在宽范围的领域,包括汽车零件、 家用电器或其它多种多样的物品中使用热塑性弹性体。在热塑性弹性体 之中,将通过聚合乙烯、具有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烃 所获得的烯烃共聚物橡胶与烯烃树脂进行捏合而获得的烯烃热塑性弹 性体广泛用作轻质、可回用、无氯和对环境友好的材料。
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已知生产方法包括将烯烃共聚物橡胶和烯烃 树脂在封闭式混合器(例如班伯里密炼机)中进行捏合。然而,因为使用 间歇式捏合机如班伯里密炼机,这一方法会遇到具有差的生产能力和低 效率的问题。
已知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用双螺杆挤出机来捏合烯烃共聚物 橡胶和烯烃树脂。例如,JP-A-2006-37115描述了生产橡胶组合物的方法, 其中包括100重量份的烯烃共聚物橡胶和3-10重量份的挥发性有机溶剂 的橡胶混合物从多段排气式挤出机的供料口被加入到挤出机中,聚烯烃 树脂从另一个供料口在惰性气体气氛中被加入到挤出机中,橡胶混合物 和聚烯烃树脂进行捏合和除去溶剂。
发明概述
然而,如果烯烃共聚物橡胶、挥发性有机溶剂和烯烃树脂按照上述 比率由挤出机捏合,则在挤出机中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会遇到烯烃共 聚物橡胶发生降解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效地生产烯烃热塑性弹性体,同时通过在生 产过程中抑制热量产生来抑制烯烃共聚物橡胶中的劣化的方法。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生产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它包括:混合 100重量份的烯烃共聚物橡胶(A)(通过聚合乙烯、具有3-20个碳原子的 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烃所获得),和基于100重量份的烯烃共聚物橡胶 (A),11-50重量份的挥发性有机溶剂(B),5-150重量份的烯烃树脂(C) 和任选的1-300重量份的矿物油软化剂(D)以获得混合物,并在挤出机中 捏合混合物的同时从混合物中除去挥发性有机溶剂(B)。
根据生产本发明的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的方法,烯烃热塑性弹性体能 够有效地生产,同时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抑制热量产生来抑制在烯烃共聚 物橡胶中的劣化。
附图简述
图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的 示意性视图;
图2是用于本发明中的另一种挤出机的示意性视图;和
图3是用于本发明中的另一种挤出机的示意性视图。
图4是用于本发明中的另一种挤出机的示意性视图。
在图1-4中,参考编号如下。
1:第一台挤出机
2:第二台挤出机
3:供料口
4:供料泵
5:供料泵(供矿物油软化剂(D)用)
6:排气口
7:排气口
8:排气口
9:排气口
10:供料口
11:第二台挤出机树脂温度测量位置
12:烯烃共聚物橡胶聚合罐
13:挤出机
14:供料泵
15:烯烃树脂(C)供料口
16:排气口
17:排气口
18:排气口
19:烯烃共聚物橡胶聚合罐
20:第一台挤出机
21:第二台挤出机
22:供料泵
23:烯烃树脂(C)供料口
24:排气口
25:排气口
26:排气口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
在本发明中,使用烯烃共聚物橡胶(A),它是通过聚合乙烯、具有 3-20个碳原子的α-烯烃和非共轭多烯烃所获得的。在本发明中的“烯 烃共聚物橡胶(A)”是具有98或更低的根据JIS K-6253的A硬度的乙 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烃共聚物橡胶。在下文中,术语“乙烯单元”指 在通过聚合反应获得的橡胶中或在树脂中存在的单体衍生的结构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7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应用接入网络的控制
- 下一篇:提高通信网络中的接收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