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陶瓷金属卤化物灯的陶瓷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7513.6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9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M·C·拉斯;F·J·G·哈肯斯;D·K·迪肯;A·G·M·德尼斯;A·J·A·C·多雷斯坦;J·C·M·亨德里克斯;P·J·夫鲁格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9/395 | 分类号: | H01J9/395;H01J9/40;H01J61/30;H01J61/8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红力;谭祐祥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陶瓷 金属卤化物灯 燃烧 | ||
1.一种用于陶瓷金属卤化物灯(100)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所述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包括以气密性的方式围绕形成放电空间(24)的放电容器(20,22),且具有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卤化物的可电离填充物,该放电容器(20,22)包括布置在第一和第二端部(41,42)之间的陶瓷壁(30),第一和第二端部(41,42)如此布置以便电流供给导体(51,52)穿过所述端部(41,42)到达所述放电空间(24)中布置的相应电极(53,54)用于维持放电,所述放电容器(20,22)的陶瓷壁(30)包括管(60,62,64,66,68),用于在所述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制造过程中将所述可电离填充物引入放电容器(20,22)内,所述管(60,62,64,66,68)从陶瓷壁(30)突起至少1mm,且具有通过利用激光束照射管的突起端形成的气密性密封件(70,72,74,76,7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所述管从放电容器(20,22)的陶瓷壁(30)突起预定距离(h),用于在生成气密性密封件(70,72,74,76,78)时将材料应力限制到预定水平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所述管(60,62,64,66,68)穿过陶瓷壁(20,22)。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所述管(60,62,64,66,68)包含与陶瓷壁(30)相同的陶瓷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所述气密性密封件(70,76)由管(60,66)的熔融材料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所述管(60,62,64,66,68)具有250μm和400μm之间的内径(D1),以及其中,所述管(60,62,64,66,68)具有150μm和250μm之间的壁厚(D2)。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气密性密封件(72,74,78)包括密封到管(62,64,68)上的塞(72,74,7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所述塞(72,74,78)具有T形形状(72)、球形形状(74)和圆锥形形状(78)中的一种形状。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塞(72,74,78)直接熔合到管(62,64,68)上。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选定所述管(60,62,64,66,68)在陶瓷壁(30)处的位置,以便防止在工作时所述管(60,62,64,66,68)内部的温度低于可电离填充物的任何组分的凝聚温度。
11.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其中,通过第一和第二端部(41,42)中每个的电流供给导体(51,52)通过将固体杆直接烧结到第一和第二端部(41,42)的陶瓷材料中来形成。
12.一种陶瓷金属卤化物灯(100),其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
13.一种密封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燃烧器(10,12,14,16,18)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含通过利用激光束(90)照射来生成气密性密封件(70,72,74,76,78)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75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