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致动器的微机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7878.9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8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M·T·约翰逊;M·F·吉利斯;M·W·G·庞杰;J·M·J·登图恩德;R·范迪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2 | 分类号: | G02B26/02;G02B26/08;G09F9/37;G09G3/34;B01L3/00;F04B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康正德;刘 红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致 微机 系统 | ||
1.一种微机电系统,具有
a)致动器(100),包括柔性电极单元(FE)和固定电极单元(SE), 其中当向致动器施加适当的电信号时,柔性电极单元(FE)可呈现完 全卷起(UP)状态和完全展开(DWN)状态;
b)控制系统(ECM,LDR),用于选择性驱动致动器到至少一个稳 定中间态(INT),这时柔性电极单元(FE)处于介于完全卷起状态和 完全展开状态之间的卷曲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致动器(100)是聚合体微机电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具有多个致动器(100)的阵列,其中控制系统由与致动器 (100)相关联的本地驱动器(LDR)和外部控制模块(ECM)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外部控制模块(ECM)以具有交叉于本地驱动器的地址线(ROW) 和数据线(COL)的有源或无源矩阵的配置方式耦合至本地驱动器 (LDR)。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系统(ECM,LDR)适于驱动致动器(100)至这样的状态,即 其中在柔性和固定电极单元(FE,SE)之间能够稳定地获得给定最终 电压(Vf)和/或给定最终电荷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系统(ECM,LDR)适于在比致动器的机械反应时间短的时间 周期内向致动器(100)重复施加给定的最终电压(Vf)。
7.根据权利要求3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本地驱动器(LDR)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开关,优选为薄膜晶体管 (TFT1),其由地址线(ROW)控制并且将相关致动器(100)的电极 单元(SE)之一连接至数据线(COL)。
8.根据权利要求5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系统(ECM,LDR)适于向致动器(100)传送给定数量的电荷 (ΔQ),即传送到它的柔性电极单元(FE)或固定电极单元(SE)。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系统(LDR)包括电流源(TFT2),用于在预定时间(Ton)内 用预定电流(Ion)给致动器(100)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电流源是薄膜晶体管(TFT2),其栅极(G)连接至数据线(COL), 源极(S)连接至地址线(ROW),漏极(D)连接至柔性电极单元(FE) 或者固定电极单元(SE)。
11.根据权利要求5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系统(ECM,LDR)适于
a)首先对柔性电极单元(FE)和固定电极单元(SE)放电;
b)然后向致动器(100)传送适当数量的电荷。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系统(LDR)包括开关,优选为薄膜晶体管(TFT3),用于选 择性地将柔性电极单元(FE)和固定电极单元(SE)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5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控制系统(ECM,LDR)适于
a)首先将致动器(100)重置为确定状态,优选为完全卷起(UP) 或完全展开(DWN)状态,以及然后
b1)在相关的周期(TD)中向致动器(100)施加适当的驱动电压(VD), 或者
b2)向致动器(100)传送适当数量的电荷。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微机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柔性电极单元(FE)和/或固定电极单元(SE)包括至少两个可选 择性寻址的驱动电极(SE1,SE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78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