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池用电极制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7983.2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林彻也;本井明;竹内靖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 暄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用电 制造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其包含:
一边使圆周面形成有若干条槽的凹版辊转动,一边将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供应给 凹版辊的圆周面并使之载持在其上的工序;
通过被设置成一端与凹版辊圆周面接触的树脂制刮板,除去载持在凹版辊圆周面的上 述涂料的过剩部分的工序;
通过刮板保持装置,变更树脂制刮板与凹版辊圆周面的接触位置以及接触部位,来控 制载持在凹版辊圆周面的上述涂料的量的工序,所述刮板保持装置包含保持树脂制刮板的 刮板保持部、以支轴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刮板保持部的支轴、以及使支轴在铅直方向上下 运动的支轴移动装置;
使电极在凹版辊的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的工序;
使电极表面与凹版辊圆周面接触,将载持在凹版辊圆周面的上述涂料复制到电极表面 的工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含有耐热性 树脂或者无机氧化物的至少一种和有机溶剂,其中耐热性树脂选自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 以及聚酰胺,无机氧化物选自氧化铝以及氧化镁;或者是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含有熔 点或热分解温度远远超过200℃的耐热性树脂或者无机氧化物的至少一种和有机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还含有聚偏 氟乙烯以及包含丙烯酸单体的橡胶颗粒的粘结材料的至少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树脂制刮板由聚酯类、聚烯烃类制作 而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用电极的制造方法,支轴移动装置是缸体装置。
6.一种电池用电极制造装置,用于在含有电极芯材和活性物质层的电极表面形成多孔 质耐热层,所述装置包含:
涂料槽,其储存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
凹版辊,其被设置成形成有若干条槽的圆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浸渍在储存在涂料槽中的 上述涂料中、并且可转动驱动,将载持在上述圆周面的上述涂料复制到电极表面上;
树脂制刮板,其被设置成其一端与凹版辊圆周面接触,除去载持在凹版辊圆周面的上 述涂料的过剩部分;
刮板保持装置,其包含保持树脂制刮板的刮板保持部、以支轴为中心可转动地支承刮 板保持部的支轴、以及使支轴在铅直方向上下运动的支轴移动装置,变更树脂制刮板与凹 版辊圆周面的接触位置以及接触部位;
电极移动装置,其使电极在凹版辊转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移动,同时使电极表面与凹 版辊圆周面接触;
干燥装置,其使复制到电极表面的上述涂料干燥而形成多孔质耐热层;
检测装置,其检测从凹版辊圆周面复制到电极表面上的上述涂料的量;
控制装置,其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通过利用支轴移动装置使支轴在铅直方向上 下运动,来使刮板保持装置在铅直方向上下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用电极制造装置,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含有耐热性树 脂或者无机氧化物的至少一种和有机溶剂,其中耐热性树脂选自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以 及聚酰胺,无机氧化物选自氧化铝以及氧化镁;或者是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含有熔点 或热分解温度远远超过200℃的耐热性树脂或者无机氧化物的至少一种和有机溶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用电极制造装置,多孔质耐热层形成用涂料还含有聚偏氟 乙烯以及包含丙烯酸单体的橡胶颗粒的粘结材料的至少之一。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用电极制造装置,树脂制刮板由聚酯类、聚烯烃类制作而 成。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用电极制造装置,支轴移动装置是缸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79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照蛋机
- 下一篇:芯片在引脚上的多芯片封装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