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8097.1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1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井孝介;山口裕树;坂口佳充;北村幸太;山下全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B13/00;H01M8/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朱 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分子 电解 质膜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能量效率和环保性上优异的新型发电技术受到关注,其中, 使用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的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且与 其他方式的燃料电池相比工作温度低而易起动、停止等特性,因此作为电 动汽车和分散发电等的电源装置用途的开发不断推进。
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通常使用质子传导性的离子交换膜。高分子固体 电解质膜除了具有质子传导性以外,还必须有防止燃料氢等透过的燃料透 过抑止性和机械强度等特性。已知电解质膜的厚度不均和皱褶、凹凸是影 响这些特性的重要因素。
迄今为止,作为消除皱褶和凹凸的方法,已报告的有对膜施加张力后 干燥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但该方法有在固定部分周边与距离固定部 分最远的部分的厚度不均的问题。此外,还有只在干燥时固定无法充分消 除在之前工序中产生的皱褶和凹凸的问题。特别是通过将高分子电解质的 溶剂溶液流延于支撑体上后脱溶剂而制膜、即所谓的溶液制膜来制造的高 分子固体电解质膜,不仅要求膜形状稳定化,还要求提高膜的形态稳定性、 膜特性的稳定性等。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92805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以上述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为背景而完成的发明。即,本发 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易产生厚度不均和皱褶、凹凸的稳定的制膜法且能提 高膜的形态稳定性、膜特性的稳定性等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者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用下述方法能解决上述技术 问题,从而完成了本申请的第1发明。
即,本申请的第1发明的构成如下。
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膜形成工序(A), 使含离子性基团的高分子电解质的膜状物形成于支撑体上;酸处理工序 (B),使所述膜与含无机酸的酸性液接触从而将离子性基团转变为酸型; 酸除去工序(C),除去所述酸处理膜中的游离的酸;以及干燥工序(D), 将所述酸除去膜干燥,其中,在不将膜从支撑体剥离的情况下实施所述 (B)~(D)的工序。
根据[1]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膜形成工序(A) 包括:流延工序(A1),将含离子性基团的高分子电解质的溶剂溶液流延 于支撑体上形成流延膜;干燥工序(A2),将所述流延膜干燥;以及脱溶 剂工序(A3),将所述干燥膜用与所述含离子性基团的高分子电解质的溶 剂混合的液体脱溶剂,其中,在不将膜从支撑体剥离的情况下实施工序 (A2)和工序(A3)。
根据[2]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其中,在干燥工序(A2) 中,进行干燥直至流延膜形成自支撑性膜。
根据[2]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其中,支撑体为聚对苯 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分子电解质膜的制造方法,其中, 含离子性基团高分子电解质具有通式1表示的重复单元。
(通式1)
[在通式1中,X表示-S(=O)2-基或-C(=O)-基,Y表示H或1价 的阳离子,Z1表示O原子或S原子中的任一种,Z2表示O原子、S原子、 -C(CH3)2-基、-C(CF3)2-基、-CH2-基、环己基、直接键合中的任一种, n1表示1以上的整数。]
在本申请的第2发明中,本发明人等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利 用以下方法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构成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8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游标卡尺的滑块压片结构
- 下一篇:具有纵火功能的破甲弹装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