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发未来提醒的激活消息接发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8280.1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9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D·S·本科;K·J·奥弗伦;B·S·希恩;S·L·特鲁;K·J·沃伊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朗讯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3/42 | 分类号: | H04M3/42;G06Q10/00;G06F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茂华;黄耀钧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发 未来 提醒 激活 消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主题内容涉及电信领域。具体地应用于移动电话和/或无线电信网络,并且说明书具体地涉及上述应用。然而将认识到本发明主题内容的方面也可适用于其它类似应用和/或网络。
背景技术
许多商业点让人工地向个人进行电话呼叫的雇员或者其他人员在预定预约之前提醒他们。例如,常常是医疗机构、牙科诊所、美发沙龙等在患者和/或客户的预定预约之前呼叫他们以向他们提醒他们的预定预约。然而,人工地进行预约提醒电话呼叫可能耗时和/或人员使用效率低。此外,进行或者设置预约有时可能是在实际预定预约之前多日完成的。为了让电话呼叫作为对接收方的有用提醒,通常在预约的时间或者接近预约的时间(例如前一天)进行呼叫。因而,进行提醒电话呼叫的商业点或者其它实体必须记住或者保持跟踪预约是在何时并且等待在某一较晚时间(即在预约之前某一适当短的时间)进行相应提醒电话呼叫。这样的方式涉及到执行两个单独任务、即1)进行或者设置预约以及2)进行提醒呼叫。如可以认识到的那样,前述方式伴随有与执行多个单独任务关联的典型低效。尤其是如果单个任务的执行可以实现相同功能,则相当低效是特别不希望的。
SMS(短消息服务)消息接发在本领域中众所周知。在典型电信网络如无线网络中,SMS允许文本消息发送到支持SMS功能的移动台(MS)。传统SMS可以用来以文本消息将预约提醒发送到个人。然而,常规的用SMS消息接发来发送提醒仍然是人工过程。另外仍然有如下问题:如果SMS提醒消息将有效地作为对接收方的提醒,则仍然必须在预约的时间或者接近预约的时间发送它们。也就是说,如果接收方在预定预约很长时间之前接收SMS消息,则他们在其间仍然可能忘记预约的可能性更大。因而,即使使用传统SMS消息接发,发送文本消息提醒仍然是通常必须在进行或者设置预约之后某一更晚时间进行的单独人工任务。
因而,公开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的用于发送和/或接收对未来提醒进行触发的激活消息的新颖改进方法和/或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提供预约提醒的方法包括:创建预约提醒消息;将预约提醒消息从第一方的第一设备发送到第二方的第二设备;在第一时间点在第二设备接收预约提醒消息;在第二设备中存储预约提醒消息;并且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激活第二设备中存储的预约提醒消息。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提供预约提醒的系统包括:创建装置,用于创建预约提醒消息;发送装置,用于在第一时间点将预约提醒消息从创建装置发送到用于接收预约提醒消息的接收装置;存储装置,用于存储由接收装置接收的预约提醒消息;以及激活装置,用于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激活存储装置中存储的预约提醒消息。
根据又一实施例,一种提供预约提醒的方法包括:以电子邮件格式创建包括预约信息的消息;在消息中提供将消息标识为预约提醒的指示符和确定预约提醒将何时被激活的触发数据;从第一设备发送消息;将消息从电子邮件格式转换成短消息服务格式;在第一时间点在第二设备接收短消息服务格式的消息,第二设备检查消息中包括的指示符以确定消息为预约提醒;在第二设备中存储预约提醒;并且在第一时间点之后的第二时间点在第二设备中激活预约提醒,该激活根据关联消息中包括的触发数据来进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和理解本说明书时将清楚这里公开的发明主题内容的诸多优点和益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主题内容可以采用各种部件和部件布置以及各种步骤和步骤布置的形式。附图只是为了说明优选实施例而不应理解为限制。另外应当认识到附图未按比例绘制。
图1是图示了适合于实现本发明主题内容方面的示例电信网络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实现本发明主题内容方面的示例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求简洁和简化,本说明书应当涉及结构和/或功能单元、实体和/或设施、相关通信标准、协议和/或服务以及在电信领域中公知的其它部件而不进一步具体说明它们的配置或者操作,除非它们已经更具这里呈现的一个或者多个优选实施例有所修改或者变更和/或它们已经被修改或者变更以适应这里呈现的一个或者多个优选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朗讯科技公司,未经朗讯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82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