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装置、启动方法和程序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8817.4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8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山地秀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G06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少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装置 启动 方法 程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启动(activation)方法和程序,具体涉及允许快速启动的信息处理装置、启动方法和程序。
背景技术
数字照相机被广泛使用。技术上复杂的GUI(图形用户界面)已经开始(come to)用于数字照相机中,此外,数字照相机已经开始与网络连接。为了满足这种对于功能性增强的要求,已经开始在数字照相机中执行如Linux(注册商标)的高性能、高功能性操作系统。
与如μITRON(微工业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的小规模操作系统的启动相比,如Linux(注册商标)的高性能、高功能性和大规模操作系统的启动通常花费长时间。
此外,随着如GUI和网络连接的应用中的处理变得复杂,应用程序在规模上已经变得更大,并且其启动也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
这也归因于NAND型闪存代替NOR型闪存用于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存储的事实,所述NOR型闪存允许直接执行存储的程序。在程序存储在NAND型闪存中的情况下,为了执行该程序,需要将NAND型闪存中存储的程序临时加载到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然后执行加载到RAM中的程序。
因此,在一些传统配置中,非易失性存储单元安排在主存储上,将继续处理所需的信息保存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并且关闭电源,并且当接通电源时,通过使用保留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的信息,恢复(resume)由电源关闭中断的处理,此外,识别恢复处理所需的每条信息并且对每条信息分配优先级,以递减优先级的顺序将信息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并且将不能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单元中的信息保存到次存储中,从而有效地执行挂起(suspend)和恢复处理(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No.2004-36242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在数字照相机中,需要根据启动操作执行启动,使得变得可能通过打开镜头盖来执行拍摄,或变得可能通过简单地按压电源按钮来浏览到目前已经拍摄的图像。该要求不能通过简单地执行挂起和恢复来满足。
已经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允许更快地执行启动以便进入根据用户的操作的状态。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状态转换部件,用于在进入挂起状态之前,使得状态转换为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是工作状态的初始状态,并且在所述初始状态中禁止应用处理的执行;获取部件,用于获取指示用作启动触发的启动要素的信号;以及返回处理执行部件,用于当从所述挂起状态启动时,执行到所述初始状态的返回处理。在通过启动返回到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状态转换部件使得状态转换为应用执行状态,在所述应用执行状态中,执行根据所述启动要素的应用处理。
所述状态转换部件可以配置为:在通过启动返回到所述初始状态时,使得状态转换到应用执行状态,在所述应用执行状态中,执行根据所述启动要素的应用处理,根据所述启动要素的应用处理是拍摄处理和浏览处理之一。
所述状态转换部件和所述返回处理执行部件可以配置为通过第一CPU(中央处理单元)来实现,在所述挂起状态下停止对所述第一CPU的供电,并且所述获取部件可以配置为通过第二CPU实现,在所述挂起状态下对所述第二CPU供电。
所述状态转换部件可以配置为通过执行应用程序的所述第一CPU实现,所述返回处理执行部件可以配置为通过执行所述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所述第一CPU实现,并且所述获取部件可以配置为通过执行不同于所述应用程序和所述操作系统的程序的所述第二CPU实现。
所述第二CPU可以配置为当从所述挂起状态启动时,控制所述第一CPU的重置的取消。
所述第二CPU可以配置为控制对所述第一CPU的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启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进入挂起状态之前,使得状态转换为初始状态,所述初始状态是工作状态的初始状态,并且在所述初始状态中禁止应用处理的执行;获取指示用作启动触发的启动要素的信号;当从所述挂起状态启动时,返回所述初始状态;以及在通过启动返回到所述初始状态时,使得状态转换为应用执行状态,在所述应用执行状态中,执行根据所述启动要素的应用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88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