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横编机的端线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8867.2 | 申请日: | 200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3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后藤昌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D04B15/56 | 分类号: | D04B15/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和***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编机 端线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由横编机对编织物进行编织之际,既能捕捉并保持从编织针向供给纱线构件延伸的编织纱线,又能进行切断的横编机的端线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前后具备针床的横编机,也已被用于一边在针床间连结编织宽度的两端一边呈筒状地对编织物进行编织的用途。但是,即使是筒状编织物,在组合手套等多个筒状编织物的情况下,也并用端线处理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在手套中,是将多个指套部和主体部分别作为筒状编织物进行编织。特别是在从指尖起口的情况下,是一个一个地编织指套部。如果编织完了一个指套部,该指套部的编织物挂在编织针上而暂时停止编织,进行下一个指套部的起口。如果使用从停止编织的指套部向供给纱线构件延伸的编织纱线起口下一个指套部,则产生过渡纱线。如果在手套编织后从横编机取下来后进行过渡纱线的处理,则花费工时,如果在编织中进行由端线处理装置捕捉并切断过渡纱线,将切断的端线插入进行编织的筒状编织物中等的处理,则能够节省编织后的工时。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具有夹线器和切断器的单元行走的滑动引导构件旋转来驱动夹线器及切断器的结构。在专利文献2中,在能独立地移动的2个夹线器单元的一方具备切断器,使滑动引导构件转动地仅驱动夹线器。切断器的驱动,利用设置在另一方的夹线器单元上的三角。因此,即使切断器被设置在一方的夹线器单元上,切断器的动作也依赖于另一方的夹线器单元。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259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899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端线处理中,将同一滑动引导构件的旋转利用于夹线器的驱动和切断器的驱动。为了由夹线器保持编织纱线使用了弹簧加载力。为了可靠地取出驱动力,滑动引导构件在圆形的截面上设置了键槽。由用于保持编织纱线的弹簧加载力产生的反力,在夹线器单元移动时,使键槽中的滑动阻力增大,存在耐久性、稳定性被损害的危险。
在专利文献2的端线处理中,不能够由具备切断器的夹线器单元侧单独使切断器动作,需要与另一方的夹线器单元协调动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用滑动引导构件的旋转也能够由具备切断器的夹线器单元侧单独使切断器动作的横编机的端线处理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横编机的端线处理装置,包括沿着架设在横编机的针床的上方的同一轨道可独立地移动的第一夹线器及第二夹线器2个夹线器,各夹线器分别具有由下方的前端把持编织纱线的把持部,同时,向由从针床进出于齿口的编织针对编织物进行编织的编织区域以上下运动的方式使把持部的前端进退,如果夹线器相互间接近预先规定的距离,则能够由两方的夹线器的把持部同时捕捉编织纱线,并在保持把持部间的间隔的同时将之向上方上拉地进行把持,在第一夹线器上具备切断编织纱线的切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第一夹线器上,能够向沿着轨道的方向进行相对的移动,形成了用于对把持部和切断器进行驱动的三角槽的第一三角构件; 设置在第一夹线器上,能够向沿着轨道的方向进行相对的移动,可移动地收纳第一三角构件的第一支承器; 设置在第一支承器的第二夹线器侧的端部,收容把持部的上部,以在上下方向进行直线状的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的第一导轨构件; 第一三角机构,该第一三角机构在从第一导轨构件空开间隔地设置在第一支承器的与第二夹线器分离的一侧的支点具有基端可转动地被支承的杆,在杆的中间设置与第一三角构件的三角槽嵌合地被引导的辊,并且还具有在由杆的前端使把持部上下运动的同时,与第一三 角构件的三角槽嵌合地接受使切断器动作的引导的辊;设置在第二夹线器上,能够向沿着轨道的方向进行相对的移动,形成了用于对把持部进行驱动的三角槽的第二三角构件;设置在第二夹线器上,能够向沿着轨道的方向进行相对的移动,可移动地收纳第二三角构件的第二支承器;设置在第二支承器的第一夹线器侧的端部,收容把持部的上部,以在上下方向进行直线状的移动的方式进行引导的第二导轨构件;第二三角机构,该第二三角机构在从第二导轨构件空开间隔地设置在第二支承器的与第一夹线器分离的一侧的支点具有基端可转动地被支承的杆,在杆的中间设置与第二三角构件的三角槽嵌合地被引导的辊,由杆的前端使把持部上下运动。
另外,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把持部的前端能够在把持编织纱线的状态下相对于上述编织区域进出,并能够在正进出的状态下切换到不把持上述编织纱线的状态,或至少能够降低把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8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