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降低OFDM系统中载波间干扰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9028.2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田涛;R·克里希纳穆斯;K·K·穆卡维里;林福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B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炜;袁 逸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降低 ofdm 系统 载波 干扰 方法 装置 | ||
背景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电信,尤其涉及用于降低OFDM系统中载波间干扰(ICI) 的各种概念。
背景
近年来,对多载波电信系统的兴趣持续增长。一个示例是使用正交频分复 用(OFDM)技术的电信系统。OFDM是将整个系统带宽高效地分成多个副载 波的多载波调制技术。数据通过调节副载波的相位、振幅或两者被调制到每个 副载波上。典型地,使用正交相移键控(QPSK)或正交调幅(QAM),但是 也可使用其他调制方案。这些副载波在精确的频率上相间隔以提供正交性,由 此消除副载波之间的串扰。这可通过省去对在频分复用(FDM)系统中通常所 需的对应每个子信道的单个滤波器的需要来降低发射机和接收机两者的复杂 度。作为替换,可使用快速傅里叶(FFT)算法来采用高效调制和解调技术, 从而使其对于低成本宽带通信而言变得理想。如今,OFDM被用在许多电信系 统中,包括高通的MediaFLO(媒体FLO)、诸如IEEE 802.11a、802.11g的无 线局域网(WLAN)、802.16(Wi-Max)、IEEE 802.20(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等、 超宽带(UWB)及其他。
OFDM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传送的副载波与接收机上的解调副载波相对 准。接收机主控时钟频率的误差会导致解调副载波的间隔不同于所传送的那 些,从而导致正交性丧失且引入载波间干扰(ICI)。在过去已提出了用于降 低多载波电信系统中的ICI的各种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通常涉及用以从收 到信号导出误差信号以驱动自动频率控制(AFC)环路或执行一些类型的数字 重采样过程的复杂技术。因此,本领域中存在对用于降低多载波电信系统中ICI 的更高效手段的需要。
概要
公开了接收机的一方面。该接收机包括配置成降低频域中的OFDM码元 的载波间干扰(ICI)的消除器。
公开了载波间干扰(ICI)消除器的一方面。ICI消除器包括:用于接收频 域中的OFDM码元的装置;以及用于降低频域中的OFDM码元中的ICI的装 置。
公开了接收通信的方法的一方面。该方法包括:接收频域中的OFDM码 元;以及降低频域中的OFDM码元中的载波间干扰(ICI)。
公开了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方面。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使处理器消除载 波间干扰(ICI)的指令集。该指令包括:用于接收频域中的OFDM码元的代 码;以及用于降低频域中的OFDM码元中的ICI的代码。
公开了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一方面。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 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接收频域中的OFDM码元的代码;以及用 于降低频域中的OFDM码元中的ICI的代码。
附图简述
无线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在附图中仅作为示例而非作为限制被例示出,其 中:
图1是多载波电信系统中发射机的高层框图;
图2是多载波电信系统中接收机的高层框图;
图3是使用迭代过程消除载波间干扰(ICI)的算法的示例的流程图;以 及
图4是ICI消除器的功能框图。
详细描述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本发明的各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 示仅可实践本发明的配置。详细描述包括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了解的具体 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无需这些特定细节也可实现是 显而易见的。在某些实例中,众所周知的结构和组件以框图形式示出以避免模 糊本发明的概念。
图1和2是多载波电信系统中发射机102和接收机104的高层框图。 发射机102可以是基站的部分,而接收机104可以是接入终端的部分。相 反地,发射机102可以是接入终端的部分,而接收机104可以是基站的部 分。接入终端可以是任何固定或移动无线电设备,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 字助理(PDA)、个人或膝上型计算机、电视接收机、游戏控制台、相机、 MP3播放器、任何其他能够无线电通信的视频、音频或数据设备。基站可 以是服务其地理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的固定或移动收发机。基站 可被用来提供多媒体广播、使接入终端能够彼此通信、或充当基于分组和/ 或交换电路的有线网络的网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诱杀器
- 下一篇:用于确定燃料电池系统中的阳极转化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