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靠背框架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9421.1 | 申请日: | 2007-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3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P·罗斯克曾科;S·芬克;M·C·纳齐恩;C·R·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建晖;杨 勇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靠背 框架 方法 | ||
1.一种具有座椅靠背框架的车辆座椅,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包括:
第一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度,第一 框架组件布置在车辆座椅靠背框架中且基本垂直排列,并且位于紧邻 车辆座椅靠背框架的第一侧面,其中第一框架组件的u形横截面在第 一位置有第一深度且在第二位置有第二深度;
第二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度,第二 框架组件布置在车辆座椅框架中以基本垂直排列,并且位于紧邻车辆 座椅的第二侧面,其中第二框架组件的u形横截面在第一位置有第一 深度且在第二位置有第二深度;
第三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度,第三 框架组件布置在车辆座椅框架中以基本水平排列,并且位于紧邻车辆 座椅的第三侧面,其中第三框架组件的u形横截面有基本固定的深度;
第四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度,第四 框架组件布置在车辆座椅框架中以基本水平排列,并且位于紧邻车辆 座椅的第四侧面,其中第四框架组件的u形横截面有基本固定的深度; 以及
其中第一和第二座椅靠背框架组件是采用冲压工艺制造的,所述 冲压工艺用于生产具有基本相同纵向长度的第一和第二座椅靠背框架 组件,第三和第四座椅靠背框架组件是采用辊轧成形工艺制造的,所 述辊轧成形工艺用于生产具有不同纵向长度的第一和第二框架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座椅,其中具有基本相同纵向长度的第 一和第二座椅靠背框架组件能用于车辆座椅靠背框架中,所述车辆座 椅靠背框架用于一种以上的车型,此外其中第三和第四座椅靠背框架 组件纵向长度不同从而提供不同宽度的车辆座椅靠背框架以用于一种 以上的车型。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座椅,此外其中第三和第四座椅靠背框 架组件纵向长度不同从而生产车辆座椅靠背框架以用于不同车型。
4.一种用于多种车辆的、具有车辆座椅靠背框架的车辆座椅靠背 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冲压第一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度, 第一框架组件布置在车辆座椅靠背框架中且垂直排列,其中第一框架 组件的u形横截面在第一位置有第一深度且在第二位置有第二深度;
辊轧成形第二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 度,第二框架组件布置在车辆座椅靠背框架中且水平排列,其中第二 框架组件的u形横截面有基本固定的深度;以及
其中第一框架组件为通用部件,用于具有基本固定高度的车辆座 椅靠背的多种车辆,第二框架组件被切割为不同长度从而制造座椅靠 背框架,用于具有不同宽度车辆座椅靠背的多种车辆。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冲压第三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度, 第三框架组件布置在座椅靠背框架中并垂直排列,并且与第一框架组 件间隔开,其中第三框架组件的u形横截面有不断变化的深度;以及
辊轧成形第四框架组件,其具有大致u形的横截面和具有纵向长 度,第四框架组件布置在座椅靠背框架中并水平排列,并且与第一框 架组件间隔开,其中第四框架组件的u形横截面有基本固定的深度。
6.一种用于多种车辆的、具有车辆座椅靠背框架的车辆座椅靠背 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第一和第二垂直框架组件并将第一和第二垂直框架组件布置 在座椅靠背框架中以支撑座椅靠背;
冲压上部和下部的水平框架组件,其各具有大致固定u形的横截 面和纵向长度,将上部和下部的水平框架组件布置于座椅靠背框架中, 其中第三和第四框架组件,此外其中用于冲压上部和下部的水平座椅 靠背框架组件的冲压工艺使用冲压工具,该冲压工具能冲压具有不同 纵向长度的上部和下部水平框架组件;以及
提供上部和下部水平框架组件用于车辆靠背框架中,所述车辆靠 背框架具有第一和第二垂直框架组件用于具有基本固定高度的车辆座 椅靠背的多种车辆。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还包括制造用于车辆第二排的车辆座 椅靠背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科技公司,未经江森自控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4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一传动三维混料机
- 下一篇:制作多种形状茶叶的联合制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