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供应单元、燃料电池系统和用于监控燃料供应单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49728.1 | 申请日: | 2007-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康尼格;阿尔夫-亨宁·斯托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 | 分类号: | H01M8/04;H01M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艳玲;罗正云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电池 系统 燃料 供应 单元 监控 方法 | ||
1、一种特别适于使用在飞机中的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供应单元(10),包括:
燃料罐(12);
供给管路(14),其将所述燃料罐(12)连接到燃料电池(18)的入口(16);
罐隔离阀(28),其被设置在所述供给管路(14)中;
移除管路(46),其将所述燃料电池(18)的出口(20)连接到所述飞机的非加压区域和/或外部大气;
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燃料电池(18)中的电压的传感器(44),以及电子控制单元(45),当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静止操作状态下由所述燃料电池(18)产生电能时,该电子控制单元(45)适于接收从所述传感器(44)输出的信号,且适于基于所述传感器信号检测由所述罐隔离阀(28)的非故意打开或失效造成的故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第一安全阀(56)被设置在所述移除管路(46)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再循环管路(22)将所述燃料电池(18)的所述出口(20)与所述燃料电池(18)的所述入口(16)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脱水器(24)和/或再循环泵(26)被设置在所述再循环管路(22)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器(24)通过所述第一安全阀(56)下游的第一连接管路(58)连接到所述移除管路(46),其中换气阀(60)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58)中。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管路(46)在所述脱水器(24)的上游从所述再循环管路(22)中分支出。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安全管路(48)将所述燃料罐(12)连接到所述飞机的所述非加压区域和/或所述外部大气,其中第二安全阀(62)被设置在所述安全管路(48)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除管路(46)通至所述安全管路(48)。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过滤元件(54)被设置在所述安全管路(48)中。
10、如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管路(14)通过第二连接管路(64)连接到所述安全管路(48),其中第三安全阀(66)被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64)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管路(14)的管路横截面被选择为且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64)中的所述第三安全阀(66)在尺寸上使得,如果所述供给管路(14)中的压力超过预定临界压力,则所述第三安全阀(66)被打开。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减压阀(34,42)被设置在所述供给管路(14)中。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其特征在于,存储在所述燃料罐(12)中的燃料被添加气味。
14、一种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供应单元(10)的燃料电池系统。
15、一种用于监控特别适于使用在飞机中的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供应单元(10)的方法,该燃料供应单元(10)具有:
燃料罐(12);
供给管路(14),其将所述燃料罐(12)连接到燃料电池(18)的入口(16);
罐隔离阀(28),其被设置在所述供给管路(14)中;和
移除管路(46),其将所述燃料电池(18)的出口(20)连接到所述飞机的非加压区域和/或外部大气,其中所述监控方法的特征在于步骤:
用传感器(44)检测所述燃料电池(18)中的电压,
将从所述传感器(44)输出的信号供应到电子控制单元(45),以及
用所述电子控制单元(45)评估所述传感器信号,以当在所述燃料电池系统的静止操作状态下由所述燃料电池(18)产生电能时,检测因所述罐隔离阀(28)的非故意打开或失效造成的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未经空中客车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7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承套圈滚道面的超精加工方法
- 下一篇:超高纵横比电介质刻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