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9926.8 | 申请日: | 2007-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康文;长谷川宽;引地巧;尾形雄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C21/06 | 分类号: | F01C21/06;F01C1/356;F01C13/04;F01C21/04;F04C18/02;F04C29/00;F04C29/02;F04C29/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 体型 压缩机 | ||
1.一种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闭容器,其底部作为蓄油部被加以利用,并且由压缩后的高压的工 作流体填满内部空间;
压缩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密闭容器内的上部,将工作流体压缩并喷出 到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部空间;
膨胀机构,其配置在所述密闭容器的下部,周围被贮存在所述蓄油部 中的油填满,并且从膨胀的工作流体回收动力;
轴,其连接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膨胀机构,以将由所述膨胀机构回收 的动力传递给所述压缩机构;
油泵,其配置在所述轴的轴向上的所述压缩机构和所述膨胀机构之 间,从油吸入口吸入贮存在蓄油部中的油,并将其向所述压缩机构供给;
隔热结构,其配置在所述轴的轴向上的所述油泵和所述膨胀机构之 间,限制所述油吸入口所处的上槽和所述膨胀机构所处的下槽之间的油流 通,从而抑制从所述上槽向所述下槽的热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机构是一种旋转式膨胀机构,包括汽缸、与所述轴的偏心部 嵌合地配置在所述汽缸内的活塞、闭塞所述汽缸并与所述汽缸及所述活塞 一起形成膨胀室的闭塞构件,
所述隔热结构由与所述闭塞构件独立的构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隔开所述上槽和所述下槽的隔板,
通过在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面和所述隔板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容 许所述上槽和所述下槽之间的油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隔开所述上槽和所述下槽的隔板,
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容许所述上槽和所述下槽之间油流通的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隔开所述上槽和所述下槽的隔板、配置在所述隔 板和所述膨胀机构之间的衬垫,通过配置所述衬垫而在所述隔板和所述膨 胀机构之间形成由所述下槽的油填满的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包括覆盖所述轴的罩或支承所述轴的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罩或所述轴承的所述衬垫的导热率小于所述隔板的导热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结构还包括:从与所述隔板的上表面一致的位置向上延伸到 上侧的规定高度位置,并覆盖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面的上部侧面隔热体;及 /或从与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一致的位置向下延伸到下侧的规定高度位置,并 覆盖所述密闭容器的内面的下部侧面隔热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部侧面隔热体是上部隔热罩,在所述上部隔热罩与所述密闭容 器的内面之间形成由所述上槽的油填满的环状或圆弧状空间,
所述下部侧面隔热体是下部隔热罩,在所述下部隔热罩与所述密闭容 器的内面之间形成由所述下槽的油填满的环状或圆弧状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结构包括:配置在所述油泵侧的上部隔板、配置在所述膨胀 机构侧的下部隔板、配置在所述上部隔板和所述下部隔板之间的衬垫,通 过配置所述衬垫而在所述上部隔板和所述下部隔板之间形成能够填充隔 热用流体的内部空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膨胀机一体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垫包括覆盖所述轴的罩或支承所述轴的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92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