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49927.2 | 申请日: | 200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3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阵野国彦;中川正;前田昌彦;矢口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10/00 | 分类号: | B60W10/00;B60K6/44;B60K6/445;B60K6/448;B60K6/52;B60K6/54;B60K6/543;B60K35/00;B60L3/00;B60L3/08;B60L11/14;B60W10/10;B60W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能够报知与行驶状态相关的车辆信息的报知装置的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已知一种车辆,其具备:设置在由驾驶者能够视觉识别的位置的显示器;从经济行驶的观点评价目前的行驶状态的行驶状态评价装置;和显示控制装置,该显示控制装置基于该行驶状态评价装置的评价,在必要时使显示器显示用于接近经济行驶状态的辅助信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车辆中,辅助信息包括与转速、加速器开度、车速、变速位置中的至少一种以上相关的信息。另外,一直以来也知道这样一种车辆,其中作为运行模式具有通常模式和节能模式,通过节能开关的操作能够任意地选择通常模式和节能模式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车辆中,例如相对于加速器位置传感器的预定的同一输出,使在节能模式的选择期间对于内燃机的燃料供给量少于通常模式的选择期间,由此谋求节能模式的选择期间的燃料经济性的提高。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2891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6-1510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技术,能够促使驾驶者实现经济行驶。因此,认为如果将该技术适用于专利文献2记载的车辆(专利文献2),则能够进一步谋求燃料经济性的提高,但在这样能够任意选择通常模式和节能模式的车辆中,关于怎样促使希望谋求燃料经济性进一步提高的驾驶者实现经济行驶这一点,仍有研究的空间。
于是,本发明中的车辆及其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在能够选择使燃料经济性优先的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的车辆中,能够更为有效地促使驾驶者实现经济行驶、谋求燃料经济性进一步的提高。
本发明中的车辆及其控制方法,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而采用下面的方案。
本发明中的车辆,具有能够报知与行驶状态相关的车辆信息的报知装置,该车辆包括:
用于选择使燃料经济性优先的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的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
行驶状态判定装置,当所述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断开时,用第一判定基准来判定所述行驶状态是否是经济行驶状态;当所述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接通时,用第二判定基准来判定所述行驶状态是否是经济行驶状态,该第二判定基准比所述第一判定基准倾向于不视为所述行驶状态是经济行驶状态;和
控制所述报知装置使得所述行驶状态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被报知给驾驶者的报知控制装置。
该车辆具有判定行驶状态是否是经济行驶状态的行驶状态判定装置。该行驶状态判定装置,当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断开时,执行用第一判定基准的判定;当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接通时,执行用第二判定基准的判定,其中第二判定基准相比第一判定基准倾向于不视为行驶状态是经济行驶状态。而且,行驶状态判定装置的判定结果,以由驾驶者能识别的方式由报知装置报知。即,在该车辆中,当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接通时,相比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断开时,判定行驶状态是否是经济行驶状态时的判定基准变得更严格,更难以由报知装置报知行驶状态为经济行驶状态的意思。因此,在该车辆中,尤其是当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接通时,能够更有效地促使驾驶者实现经济行驶,能够谋求燃料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另外,上述车辆,还可以具备获得与驾驶者所要求的驱动力要求相关的物理量的驱动力相关物理量获取装置,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判定基准,分别当所述获得到的物理量为预定的阈值以下时视为所述行驶状态是经济行驶状态,所述第二判定基准中的阈值比所述第一判定基准中的阈值小。由此,当燃料经济性优先模式选择开关接通时,基本上当由驾驶者所要求的驱动力并不比较小时,不会由报知装置报知行驶状态是经济行驶状态的意思,所以能够促使驾驶者不超过必要地进行驱动力的要求增加而实现燃料经济性的进一步提高。另外,在与驾驶者所要求的驱动力要求相关的物理量中,除了例如加速踏板的操作量、与加速踏板的操作量相关的吸入空气量、燃料喷射量等以外,也包括由驾驶者所要求的要求驱动力本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499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