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安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1077.X | 申请日: | 200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0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黑田慎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G08B13/19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安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认证能否利用电梯的认证装置的电梯的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一种电梯的安全系统,在针对认证能否利用电梯的认证 装置进行预定的操作时,利用防范摄像机拍摄认证装置的周围。在该以 往的电梯的安全系统中,在显示部上显示针对认证装置进行操作的日期 时间和认证结果等(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03854号公报
但是,在以往的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仅仅在显示部上显示日期时间 和认证结果等,所以不能判定电梯的使用者是可疑人员还是进行了错误 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 过判定电梯的利用者是否是可疑人员,能够提高防范性的电梯的安全系 统。
本发明的电梯的安全系统具有:认证装置,其通过进行预定的认证 操作,来认证能否利用电梯;防范摄像机,其用于拍摄进行认证操作的 利用者;具有记录介质、提取部和判定部的处理装置;以及通知装置, 其在由判定部进行了利用者是可疑人员的判定时,进行表示利用者是可 疑人员的警告,其中,所述记录介质保存包括用于确定可疑人员的可疑 人员图像数据在内的保存信息,所述提取部只在由认证装置进行了不能 利用的认证时,才从防范摄像机的图像数据中提取利用者的人脸部分的 图像数据作为提取图像数据,所述判定部通过检索被识别为与提取图像 数据相同的特定图像数据是否作为可疑人员图像数据存在于保存信息 内,来判定利用者是否是可疑人员,并且在否定了特定图像数据的存在 时,把提取图像数据作为可疑人员图像数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中,在肯定 了所述特定图像数据的存在时,判定为所述利用者是可疑人员。
在本发明的电梯的安全系统中,只在认证结果为“失败”时,才由提 取部提取利用者的人脸部分的图像数据作为提取图像数据,过去提取的 提取图像数据作为可疑人员图像数据被保存在记录介质中,通过检索被 识别为与来自提取部的提取图像数据相同的特定图像数据是否作为可疑 人员图像数据存在,来判定利用者是否是可疑人员,所以能够把过去有 过认证结果为“失败”的事实的利用者设为可疑人员,能够容易进行电梯 的利用者是否是可疑人员的判定。由此,能够实现禁止可疑人员利用电 梯,能够提高电梯的防范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安全系统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判定部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安全系统的方框图。
图4是用于说明图3所示的判定部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安全系统的方框图。在建 筑物中设有使轿厢在井道内移动的电梯。根据电梯控制盘1的控制,轿 厢能够停靠于多个楼层。在预定的楼层(在该示例中指门厅楼层即1层) 设有电梯用认证装置2。
认证装置2通过进行预定的认证操作来认证电梯可否利用。作为预 定的认证操作,例如可以列举把登记有个人信息的卡或钥匙伸到认证装 置2处的操作等。
在认证电梯可否利用后,认证装置2产生包括“成功”和“失败”中的 任一认证结果的认证信息21。并且,认证装置2具有时钟功能,在进行 认证操作时,产生与进行认证操作的日期时间对应的日期时间信息22。
来自认证装置2的认证信息21被发送给电梯控制盘1。在认证装置 2的认证结果为“失败”时,电梯控制盘1禁止通过对层站按钮(未图示) 的操作进行的呼梯登记,只在认证装置2的认证结果为“成功”时,解除 对呼梯登记的禁止。
在设有认证装置2的楼层(门厅楼层)设有防范摄像机3,用于拍 摄对认证装置2进行认证操作的利用者。防范摄像机3拍摄认证装置2 周围的预定范围。并且,防范摄像机3能够连续拍摄。另外,防范摄像 机3一直输出通过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23。
认证信息21、日期时间信息22和图像数据23被发送给处理装置4。 处理装置4根据认证信息21、日期时间信息22和图像数据23,进行有 关判定利用者是否是可疑人员的处理。处理装置4具有记录介质5、提取 部6和判定部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0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