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MS的TCP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1158.X | 申请日: | 200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2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D·L·克莱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贝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80/06 | 分类号: | H04W80/0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ms tcp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致上涉及数据通讯,尤其是关于使用短信息服务(SMS) 来传输的数据通讯。
背景技术
短信息服务(SMS)传输是在移动装置中普遍可用的服务,用途是在 这些移动装置之间发送短信息。该服务普遍被称为“文字信息服务”。 通常,信息包括少量文字的字符,字符的准确数目根据SMS实施所用 的编码方案而定。
SMS标准中的信息传递的特征是它使用“尽最大努力”的方案。 由于SMS信息的接收者并不一定将其接收移动装置的电源打开或连接 到服务网络,因此不可能保证SMS信息能传递到接收者。SMS实施通 常会根据“尽最大努力”的原则再尝试传递到接收装置,并且可以在 当SMS信息成功传递到接收者时可选地提供回执给信息发送者。但是, SMS在任何重要应用中会被觉得是不可靠的,因为根本不能保证任何 特定SMS信息的传递。
因此,需要一种使用无处不在的SMS传输服务以确保数据的可靠 传递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一种计算机实施的方法,此方法将TCP信息封装在 SMS信息之内,以在装置之间建立对于任意数据的可靠和双向的通讯 路径。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形成TCP信息、使用SMS信息编码格式 将TCP信息编码、形成SMS信息、及通过SMS信息网络发送SMS 信息。SMS信息包括指出SMS信息为TCP/SMS信息的报头及已编码 的TCP信息。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记录 有计算机程序逻辑以容许处理器将TCP信息封装在SMS信息之内的计 算机可用媒体。计算机程序逻辑包括容许处理器形成TCP信息的第一 形成手段、容许处理器使用SMS信息编码格式将TCP信息编码的编码 手段、容许处理器形成SMS信息的第二形成手段、以及容许处理器通 过SMS信息通讯网络发送SMS信息的发送手段。SMS信息包括指出 SMS信息为TCP/SMS信息的报头和已编码的TCP信息。
本发明还包括能够将TCP信息封装在SMS信息之内的系统。该系 统包括形成TCP信息的第一模块、使用SMS信息编码格式将TCP信 息编码的第二模块、形成SMS信息的第三模块、及通过SMS信息通 讯网络发送SMS信息的第四模块。SMS信息包括指出SMS信息为 TCP/SMS信息的报头和已编码的TCP信息。
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和优点,以及不同的实施例的结构和运作将在 以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需注意本发明并不受限于此处描述的具 体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只在此给出以作说明用途。以此处的教导为基 础,有更多的实施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展示了本发明, 并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以容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制 造及使用本发明。
图1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SMS通讯系统。
图2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通讯网络。
图3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标准TCP报头格式。
图4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TCP/SMS信息格式。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生成和传送TCP/SMS信息的方 法的流程图。
图6描绘了本发明(和/或其部分)可在其中实施的示例计算机系统。
本发明现在将会参照附图描述。在图中,基本上,相近的参考编 号指完全相同或用途上相近的要素。再者,基本上,参考编号最左方 的位数指该参考编号最初出现的附图号码。
具体实施方式
1.简介
通讯规范通常将预计的可靠程度加进它们的设计中。例如, RFC793中定义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作为在互联网上的以可靠和面 向连接的数据移动的基础而设计的。TCP准确定义了在当利用不可靠 的基层传输如互联网协议(IP)时,其中数据只接收一次并按照发送的次 序接收时,如何获得可靠的数据传递。
短信息服务(SMS)传输提供一种无处不在的通讯手段,该手段通常 被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及其它移动、手提或可携带装置使 用。更多的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PC)、亦可以建立SMS通讯,而这 种使用并不限制于移动装置。SMS原本的目的是容许上述装置的用户 发送短文字信息给其它SMS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贝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赛贝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1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装置
- 下一篇:利用多个单独设置的图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