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烤箱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1170.0 | 申请日: | 2007-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6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尹民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C7/04 | 分类号: | F24C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颖媖;谢喜堂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烤箱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烤箱。
背景技术
烤箱一般通过加热密封室在密封室内烹饪食物。基于烤箱采用的热源类型 将烤箱分成气体和电烤箱。
气体烤箱使用气体作为燃料并将该气体提供给多个燃烧器。然后,气体烤 箱利用从燃烧器发射的火焰加热包含食物的密封室。另一方面,电烤箱通过提 供电流而运行多个加热器,并利用加热器生成的热来加热包含食物的密封室。
与气体烤箱相比,电烤箱同时加热食物的内部和外部,从而缩短烹饪时间 并提高热效率,且还更安全。因此,人们越来越偏爱电烤箱。
电烤箱可包括用于将加热器生成的热传送到腔室内部的对流组件。对流组 件包括:对流加热器、将对流加热器生成的热传送到腔室的内部的对流风扇以 及覆盖对流加热器的对流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诸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在腔室中用于容纳对流组件的容纳空间的烤箱。
诸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形成腔室后壁的单个壁的烤箱。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烤箱包括:形成用于烹饪食物的腔室的壁;以及设 置在壁的外部的对流组件,其中壁包括向腔室凹入的对流盖以限定加热室,且 对流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加热室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烤箱包括:形成腔室的壁;设置在壁的外部的对 流加热器;设置在壁的外部的对流风扇和对流电动机;由壁形成的对流盖,从 而形成利用对流加热器加热气体的加热室;以及覆盖加热室的支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烤箱包括:形成腔室的壁;设置在壁的外部的对 流加热器和对流风扇;从壁向腔室凹入的对流盖,从而形成容纳对流加热器和 对流风扇的容纳空间;以及覆盖容纳空间的多个支架。
有益效果
在以上提出的实施例中,限定腔室后部的后壁形成为单个连续的表面,使 得容易清洗腔室,且能够改进用户的方便性。
由于后壁是单个连续表面,食物残渣不能残留于其上,从而防止从腔室发 出难闻的气味。
此外,由于单个连续的表面,提高了美观性。
附图简述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门打开的烤箱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烤箱的侧剖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对流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如何耦合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对流组件的分解立体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给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门打开的烤箱的立体图。
参照图1,烤箱10包括设置在其上部的炉灶面100和设置在炉灶面100 下的烹饪间300。
详细地说,炉灶面100包括多个加热单元120(图2)和设置在加热单元 120上的第一顶板140。第一顶板140限定放置烹饪容器的加热区141。
控制面板200形成为在炉灶面100的后端向上突出,且安装在炉灶面100 的后部。控制面板200控制烤箱10的操作。显示单元220设置在控制面板200 的前部中心,并显示烤箱10的操作状态和食物的烹饪时间。
多个控制单元240被形成为在显示单元220的任一侧向前突出,以使用户 能操作烤箱10。显示单元220可具有使用户能控制烤箱10的多个控制按钮(未 示出)。
烹饪间300设置在炉灶面100之下,从而以高温均匀地加热位于密封烹饪 室内的食物。烹饪室由门310打开或关闭。
手柄312位于门310的前上部。用户抓住手柄312并且沿向前和向后的方 向枢转门310。透明窗314位于门310的中心,以使用户能够确定烹饪间300 内正在烹饪的食物的状态或烹饪间300的内部状态。
用于烹饪食物的腔室320由多个壁形成在烹饪间300的内部。
具体地说,壁包括限定腔室320的两侧的侧壁321、位于侧壁321的后端 的后壁322、位于侧壁321的下端的底壁323和位于侧壁321的上端的顶壁324 (图2)。
腔室320可通过耦合单独制作的壁来形成,或者可具有一体形成的壁。对 流组件500(图4)耦合在限定腔室320的后部的后壁322上,以便强制对流 腔室320中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