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序中孔碳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1375.9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0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W·P·安迪葛;A·S·巴卡;S·B·道斯;W·塞钠拉特纳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00 | 分类号: | C01B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沙永生;王 颖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序 中孔碳 及其 制造 方法 | ||
要求在先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的权益的声明
本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第60/876274号(2006年12月21日提交)和 第60/925997号(2007年4月24日提交)的权益。这些文件的内容通过参考并入 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序中孔碳的形成,它利用表面活性剂/碳前体-水/油体系加强 对所得中孔碳材料的相畴(phase domain)、中孔结构、中孔尺寸和宏观形貌的控 制,并提高控制这些特征的灵活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有序中孔碳通过部分 氧化形成活性炭,在活性炭上可分散和稳定例如催化剂。
背景技术
因为有序中孔碳具有广泛应用,所以其合成方法在近些年得到大量研究。 例如,有序中孔碳可应用于与水/空气纯化、气体分离、催化、大疏水分子的吸 附、色谱分离、电容去离子、电化学双层电容器和储氢相关的领域。
有序中孔碳[具有内在三维(3-D)有序/互连孔排布]可利用两种合成技术中 的任意一种制备。第一种技术是这样制备有序中孔碳的,即制备无机氧化硅模 板,在氧化硅模板中浸渍碳前体,干燥经浸渍的氧化硅模板,对经浸渍的氧化 硅模板进行交联,并使经交联的氧化硅模板发生碳化,此时氧化硅模板溶解, 得到有序中孔碳。例如,氧化硅模板可具有不同结构,如MCM-48、SBA-15 和SBA-16,它们可分别用于制备称作CMK-1,6、CMK-3,7和CMK-6,8的碳复 制品。尽管所得碳结构是通过母体氧化硅模板预先设计好的,但此合成技术仍 然耗时长、成本高。
第二种合成技术近年来最受关注,它使用包含有机模板的有机-有机复合 物。根据此合成技术的一种形式,有序中孔碳是这样制备的,即自组装有机模 板,在该有机模板中浸渍碳前体,干燥经浸渍的有机模板,对经浸渍的有机模 板进行交联,并使经交联的有机模板发生碳化,此时有机模板溶解,得到有序 中孔碳(注:有机模板的自组装和浸渍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可视为制造过程中 的一个步骤)。此特定技术避免使用无机模板,从而减少了制造步骤的数量。 根据此合成技术的第二种形式,有序中孔碳粉末是这样制备的,即混合有机模 板和碳前体,让它们在富水环境中反应,直到形成沉淀。然后,不经过交联步 骤,直接使粉末发生碳化,此时有机模板溶解,得到有序中孔碳(注:含碳前 体的模板自组装后形成沉淀,所以该技术只能用于合成粉末)。此外,由于第 二种合成技术的两种形式都采用有机-有机体系,所以控制有序中孔碳中所形 成的孔的相取向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对制造有序中孔碳的第二种合成技术进行 改进就是本发明的主题。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由表面活性剂、水与碳前体的溶液、不与水混溶的 油(还可能有与水混合的酸)形成的有序中孔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有序中孔 碳通过以下步骤制造:(a)混合至少含预定量溶剂和所需量表面活性剂的溶液、 碳前体、水和油(任选:水可包含酸,如无机酸、HCl、HNO3、H2SO4、H3PO4); (b)干燥溶液;(c)对溶液进行交联,以固定水和形成预碳化中观结构相(包含自 组装有机模板);(d)碳化经预碳化的中观结构相,形成有序中孔碳(其中自组装 有机模板溶解,形成有序中孔碳)。为帮助确定在步骤(a)中混合的表面活性剂、 碳前体、水(以及可能加入的酸)和油的所需用量,可以利用包括以下步骤的配 制方法:(1)选择公知的表面活性剂/水/油平衡相图;(2)将表面活性剂/水/油平 衡相图中的水相标记换成碳前体和水相标记;(3)以表面活性剂/碳前体和水溶 液/油平衡相图为指导,估计制备有序中孔碳所用的表面活性剂、碳前体/水溶 液(以及可能与水混合的酸)和油的所需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抗复合消声型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滤接管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