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51810.8 | 申请日: | 200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7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青井实;李愚谌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克公司;青井实 |
主分类号: | E02F5/14 | 分类号: | E02F5/14;E02D5/20;E02F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大韩民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连续 墙用掘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简单高效且能在短时间内构筑高质量的地下连续墙的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构筑水泥土地下连续墙的简便方法为使用多轴螺旋钻孔机(earth auger)进行地下掘削,在削孔中在掘削的土中搅拌固化液混合后,在其中建成芯材从而构筑成柱列式的地下墙,即一般所称的柱列施工方法。
但是,这种现有的柱列施工方法,一但所构筑的地下墙的深度变长,在搭接部位会产生重叠不良,在该不良位置会产生漏水的问题。另外,也会产生过度的孔弯曲,从而难以插入芯材。
而且,在该施工方法中也会产生芯材位置被限制在螺旋钻(auger)中心的制约。
另外,上述这种柱列施工方法不能对从地表到最深部位的土质进行上下方向的搅拌,因此按照原地面土质的偏差来增加强度,因此无法得到原本理想的质地均匀的墙。
针对现有这种柱列施工方法缺点的策略是提供一种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在行进台车上构造框架,在该框架的一侧设置可循环地装设有无端刀具刀片(cutter bit)链的核心梁,将该核心梁相对于地面垂直插入后,不是使其上下移动,而是使机械沿水平方向移动,同时从核心梁的固定位置处向地下喷出水泥固化液,从而构筑水泥土地下连续墙。
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在消除现有柱列施工方法中存在的多种缺点方面是一种优良的技术,但仍然有如下问题:
首先,装置的结构是通过设置于地上部分的框架上的上下两条油压缸在一端固定梁的状态下推压地下的核心梁并使其横向行进,因此,核心梁本身会受到地面的阻力从而产生很大的弯曲。
因此,需要对该弯曲进行修正作业,该作业是通过装设于核心梁上的倾斜计确认弯曲,并且复杂地组合驱动马达的正转及逆转、核心梁的升降动作而进行的始终加强紧张性的作业,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熟练人员才能实现,比较困难且难以达到自动化。
另外,施工结束后,为了不受由核心梁造成的水泥固化液的影响,必须进行退避掘削以使其退避。
该退避掘削也根据施工的内容而定,例如对深度为30~40的标准硬度的土质,为了不受水泥固化液的影响,在水平方向(即核心梁的行进方向)上必须为约2m左右(在核心梁的宽度1.3m的基础上,加上不附着水泥混浊液的经验尺寸的距离),在时间方面需要两小时左右。
因此需要大量的施工时间和与之相应的成本。
专利文献1:特公平6-867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高效且能在短时间内构筑高质量的地下连续墙的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
权利要求1所述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在可行进的整机上可移动地装设卷设有带切削刃的无端链条的核心梁,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所述整机上的领轴;相对于该领轴沿上下方向可移动的主框架;相对于该主框架沿左右方向可移动的副框架;通过旋转销可摆动地设置于该副框架上且与所述核心梁的上端部连接的驱动框架;以及以所述旋转销为摆动轴使该驱动框架摆动的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由设置于所述副框架上的齿条齿轮部及设置于所述驱动框架上且与所述齿条齿轮部啮合的小齿轮部构成;所述齿条齿轮部通过油压缸的往复运动可往复移动;所述驱动框架根据所述齿条齿轮部的往复移动并通过所述小齿轮部摆动。
权利要求2所述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置有引导所述驱动框架摆动且限制摆动角的引导机构;所述引导机构由在所述驱动框架中与所述旋转销同心设置而成的圆弧状引导孔,及在所述副框架中可嵌入地突出形成于所述引导孔且沿该引导孔的形状可移动的引导销构成。
权利要求3所述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领轴可以相对于所述整机调整倾斜角度。
权利要求4所述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地下连续墙用掘削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框架中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核心梁的无端链条的旋转速度的减速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克公司;青井实,未经拉克公司;青井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1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