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精确冷却系统中使用的改进的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2786.X | 申请日: | 200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E·哈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博特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尧剑;沙捷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精确 冷却系统 使用 改进 热交换器 | ||
1.一种用于高密度热负载的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具有第一空气-流 体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
流体进口导管,所述流体进口导管具有预定横截面流动面积;
进口歧管;
出口歧管;
流体地连接在所述进口歧管和所述出口歧管之间的第一多个热传递导 管;和
多个流体出口导管,所述流体出口导管连接到所述出口歧管,并且所述 多个流体出口导管的组合横截面流动面积大于所述进口导管的横截面流动 面积,从而使在所述热交换器上的压降最小化,
其中所述进口歧管在所述流体进口导管和所述热传递导管之间,且所述 出口歧管在所述热传递导管和所述流体出口导管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热传递导管是与所述进口导管 和出口导管流体连通的微通道热传递导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是铝微通道空气-制 冷剂热交换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流体是两相制冷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是泵送制冷剂系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是蒸汽压缩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进口歧管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 导流体,以引导流体的流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
第二空气-流体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空气-流体热交换器包括具有预定横 截面流动面积的第二流体进口导管;
第二多个流体出口导管,该第二多个流体出口导管的组合横截面流动面 积大于所述第二流体进口导管的横截面流动面积;和
第二多个热传递导管,所述第二多个热传递导管流体地连接在所述第二 流体进口导管和所述第二多个流体出口导管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空气-流体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空气-流体热交换器独立操 作。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流体热交换器 在空气流动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流体热交换器的方向上彼此相邻地被 叠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体热交换器 的流体流动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空气-流体热交换器的流体流动方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通过所述第一和第二空气-流体 热交换器的所述流体流动方向基本上彼此相反。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热空气-流体交换 器被彼此相邻地布置在共同的平面中。
13.一种用于高密度热负载的冷却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空气-流体热交换器,所述空气-流体热交换器 在预定流体流动速率下具有预定的压降;
第二热交换器,适于从所述流体中去除热量;和
泵,连接到所述第一空气-流体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并适于 使两相制冷剂至少以预定流动速率循环通过所述第一空气-流体热交换器和 所述第二热交换器。
14.一种改进用于高密度热负载的冷却系统的方法,包括:
确定为了产生期望的冷却能力所需要增加的通过空气-流体热交换器的 流体流动速率;
确定为了在所确定的流动速率下在所述热交换器上实现优选压降所需 要附加的热交换器流体出口和/或进口导管的数目;
提供具有所确定的数目的流体出口和/或进口导管的热交换器;并且
将所述热交换器安装到所述系统中。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与所述进口导 管和出口导管流体连通的多个微通道热传递导管。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交换器是铝微通道空气- 制冷剂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博特公司,未经力博特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27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