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截面铸坯的连铸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53124.4 | 申请日: | 200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8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塚口友一;川本正幸;花尾方史;平田敦嗣;林浩史;足立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11/128 | 分类号: | B22D11/128;B22D11/16;B22D11/20;B22D1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钢的连铸过程中通过减小铸型与铸坯之 间的摩擦阻力来防止产生粘砂等、能够稳定地进行操作的小截 面铸坯的连铸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连铸过程中提高铸型内的润滑性的技术,对 铸型的振动方法进行了各种潜心研究。例如,在日本特开昭 61-2065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0-8795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 种采用铸型振动过程中铸型的上升速度小于下降速度的非正弦 振动波形的方法,在日本特开平6-15425号公报中,还公开了 一种振动方法,其控制铸型的振动频率或振幅以便针对每个钢 种保持所设定的适当的负速拉坯时间。在日本特开平8-19845 号公报中,还公开了一种在铸型振动的上升期具有40mm/s以 上的高斜率波形的振动方法,而在日本特开平8-187562号公报 中,还公开了一种将铸型振动的振动频率保持在恒定范围内而 根据铸造速度的上升来增大振动振幅的方法。
但是,上述提出的发明都局限于针对铸型的振动方法所进 行的研究,所以降低铸型与铸坯之间的摩擦阻力的效果自然受 到限制。
关于这个问题,本发明人在日本特许第3298586号公报中 提出了一种代替上述仅通过调整振动来改良润滑性的技术。即, 提出了这样一种连铸机,其通过采用组装在连铸机的夹送辊驱 动系统中的、具有游隙的机构,减小铸型上升时的拉拔速度并 增大铸型下降时的拉拔速度,从而能够降低铸型内铸型与铸坯 之间的摩擦阻力。通过使用该文献所公开的连铸机,能够大幅 度降低上述摩擦阻力,但为了稳定地发挥改良润滑性的效果, 还存在改良技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要解决的问题在于, 基于在与降低铸型与铸坯之间的摩擦阻力相关的后续技术开发 中所明确的事项,提供一种能够更加稳定地发挥上述日本特许 第3298586号公报所述的发明效果的小截面铸坯的连铸方法。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针对能够更加稳定地发挥上 述日本特许第3298586号公报所公开的发明效果的小截面铸坯 的连铸方法进行了研究开发,得到下述(a)~(g)的见解而 完成本发明。
(a)专利文献6所述的铸坯的拉拔速度增减机构适用于实 施采用弯曲型或立式连铸机所进行的连铸方法。其原因在于, 在将该拉拔速度增减机构应用于上述铸造机的情况下,铸坯的 弯曲部中的摩擦阻力较小,伴随着铸型振动产生的铸坯运动易 于被传递到下游侧的夹送辊。
(b)通过采用铸坯的拉拔速度在铸型的上升期比平均拉 拔速度慢、在铸型的下降期比平均拉拔速度快的速度增减机构, 能够降低铸型与铸坯的摩擦阻力的最大值。其理由在于,上述 摩擦阻力在铸型与铸坯的相对速度(速度差)较大的铸型上升 期较大,在相对速度较小的铸型下降期较小,所以通过在铸型 的上升期降低铸坯的拉拔速度,在铸型的下降期增大铸坯的拉 拔速度,能够减小摩擦阻力的最大值。
(c)对于上述(b)的速度增减机构,适合在后述的电动 机与夹送辊之间设置有由弹性体构成或由将弹性体及阻尼器组 合而成的、沿驱动旋转方向以及驱动旋转方向反方向具有游隙 的机构;前述的电动机利用与指示的拉拔速度相对应的速度驱 动夹送辊而使夹送辊旋转。设置该种机构的原因在于,该机构 简单,且能够实现小型化的设计。
(d)上述(c)的速度增减机构适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即, 由该速度增减机构的自游隙的中间位置向铸坯驱动方向或向驱 动方向反方向偏出的游隙所产生的位移量,在换算成夹送辊的 周长后,在驱动方向为2~30mm、在驱动方向反方向为2~ 30mm,该速度增减机构具有随着自上述中间位置偏出的游隙 所产生的位移量增加、使欲返回到上述中间位置的弹性体的反 作用力增大的功能。
(e)作为铸造对象的铸坯的截面积须在700mm2以下,而 且,铸坯从铸型内的弯液面到切断位置的长度须在50m以下。 其原因在于,在铸坯的截面积或铸坯的长度大于上述值时,从 铸型到夹送辊的铸坯质量增大,铸型内的摩擦阻力相对于铸坯 的惯性相对减小,难以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3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能模数化柔性系统桥架
- 下一篇:一种膜片式PCV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