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载车用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0780100119.4 | 申请日: | 200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5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C·米诺利;F·蒙塔纳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9/20 | 分类号: | B60C9/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乔志员 |
地址: | 意大***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轮胎 | ||
1.一种轮胎,其包括:
-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的胎体结构,该胎体结构基本上为环 形形状,胎体结构的两相对侧边缘与对应的左手侧和右手侧胎边结构 相连;
-束带结构,其被贴附到所述胎体结构的径向外侧位置上;
-胎面条带,其被贴附到所述束带结构的径向外侧位置上;
-两侧壁,每个侧壁都被横向地贴附到所述胎体结构的两对置侧 面上;
所述束带结构包括:
-至少一对横向增强层,它们相对于轮胎的赤道中心面基本上对 称地进行布置,并被贴附在对应于所述轮胎束带结构的轴向外侧部分, 所述横向增强层设置有被定向为基本上沿环周方向的增强元件;
-第一带束层,其被贴附到所述至少一对横向增强层的径向外侧 位置上,所述第一带束层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增强元件,且这些增强元 件相对于所述轮胎的赤道中心面是偏斜的;
-至少一个另外的增强层,其被贴附在所述第一带束层的径向外 侧位置,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增强层内设置有被定向为基本上沿着环 周方向的增强元件;
-第二带束层,其被贴附到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增强层的径向外 侧位置上,所述第二带束层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增强元件,且这些增强 元件相对于所述轮胎的赤道中心面是偏斜的,偏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带 束层的偏斜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束带结构还包 括贴附到所述第一、第二带束层径向外侧位置上的外部带束层,所述 外部带束层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增强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向 增强层的轴向宽度都小于或等于束带结构轴向宽度的40%,所述的束 带结构轴向宽度对应于较宽带束层的轴向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向增强 层的轴向宽度都为束带结构轴向宽度的5%到30%,所述的束带结构 轴向宽度对应于较宽带束层的轴向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向增强 层的轴向宽度都为束带结构轴向宽度的10%到25%,所述的束带结构 轴向宽度对应于较宽带束层的轴向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增强 层被定位成与所述胎体结构直接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增强 层的轴向外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上对应的轴向外侧边缘在轴 向上错位内缩。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束 层被定位成与所述至少一对横向增强层直接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束 层的轴向外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带束层上对应的轴向外侧边缘在轴 向上错位内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第二带束层中的增强元件相对于所述轮胎赤道中心面的偏斜角度在 10°到40°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另外的增强层的轴向外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一带束层上对应的外侧 边缘在轴向上错位内缩。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另外的增强层的轴向外侧边缘相对于所述第二带束层上对应的外侧 边缘在轴向上错位内缩。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另外的增强层的轴向外侧边缘对应着所述横向增强层的轴向外侧边 缘。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 个另外的增强层的轴向外侧边缘对应着所述第一、第二带束层中至少 之一的轴向外侧边缘。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增 强层和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增强层都包括至少一条预成型的基本金属 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未经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011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