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有效
申请号: | 200780100637.6 | 申请日: | 200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中岛利夫;蕗泽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光机器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1/36 | 分类号: | B23K1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黄依文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点焊 用电 极触头 存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其收纳多个电极触头并将多个电极触头依次向供给口供给。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对汽车的白车身的工件进行焊接的装置之一,广泛采用用安装在焊枪上的电极触头对工件进行压焊并通电、在该电阻热的作用下使金属溶化而结合的点焊。如果进行长时间的点焊的话,则电极触头的顶端形状产生变形、磨损,难以确保焊接质量。因此,当经过了一定的处理时间或超过了一定的焊接接点数时,就将电极触头从焊枪取下并更换新的电极触头以确保电极触头的顶端形状。
最近,在被焊接件上实施采用化学处理剂的防锈处理等的情况较多,因此存在电极触头磨损变快、更换频率增加的趋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焊接线中止,操作者更换电极触头,这会使生产效率降低。因此,将电极触头拆装装置设置在焊接线上,通过移动机器人手臂而将安装于机器人手臂的焊枪移动至设置有电极触头拆装装置的位置,利用电极触头拆装装置对焊枪的电极触头进行更换。所述电极触头拆装装置包括从焊枪取下电极触头的电极触头取下装置和收纳有多个电极触头的电极触头存储盒。以往,电极触头存储盒用螺旋弹簧对上下收纳的多个电极触头进行施力,从而将多个电极触头依次供给到向上下开口的供给口中。然而,螺旋弹簧根据压缩长度,其施力的大小不是一定的。在压缩长度短的状态下,存在施力较小、电极触头从向所述电极触头存储盒的下侧开口的供给口落下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申请人提出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如图25所示,该专利文献1的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构成为,在架子主体51的供给口51a侧安装螺旋板弹簧52,用涡卷弹簧52拉动推出构件53,用推出构件53将电极触头55从供给口51a推出,从而依次供给电极触头55。这样,由于构成为用涡卷弹簧52拉动推出构件53,因此施力大致一定,电极触头55不会从供给口51a落下。
然而,对于用涡卷弹簧52拉动推出构件53的结构,涡卷弹簧52安装在供给口51a侧,使供给口51a的周围变大,根据焊枪的种类,存在焊枪与安装有涡卷弹簧52的部分干涉的问题。这时,为了使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不与焊枪干涉,制造将涡卷弹簧安装在供给口51a的侧面等的特殊形式的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来应对。这样,由于按照所使用的焊枪的形状来制造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因此存在成本严重增加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87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与焊枪产生干涉的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本发明是一种点焊机用电极触头的存储盒,其收纳多个点焊用电极触头并将所述电极触头依次向供给口供给,其特征在于,具有:存储盒主体(1),其形成有将多个电极触头(20)滑动自如地排列并收纳的收纳部(1a),该收纳部(1a)的一端做成为向外部开口的供给口(1b);推出构件(2),其配设成在所述收纳部(1a)内的两端间滑动自如;滑轮(5),其配设在所述存储盒主体(1)的与所述供给口(1b)相邻的位置;涡卷弹簧(4),其配设在所述存储盒主体(1)的所述收纳部(1a)的另一端侧的位置;以及丝线(6),其在中间卷挂于所述滑轮(5)的状态下,连结所述涡卷弹簧(4)的顶端和所述推出构件(2),在所述涡卷弹簧(4)的施力的作用下,始终将所述推出构件(2)向所述供给口(1b)侧牵引。
另外,最好在存储盒主体(1)上旋转自如地轴装有绕线筒形的线轴(3),在所述线轴(3)上卷绕安装有涡卷弹簧(4)。
又,最好在推出构件(2)的侧面突设有导向销(7、8),该导向销(7、8)与形成在收纳部(1a)侧壁上的引导槽(1c、1d)滑动配合。
又,存储盒主体(1)安装在摆动单元(30)上,该摆动单元(30)构成为能向前后、左右滑动。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光机器株式会社,未经新光机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06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