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剂回路和用于管理制冷剂回路中的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100863.4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9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P·莱韦克;C·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利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彭武 |
地址: | 美国康***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剂 回路 用于 管理 中的 方法 | ||
1.一种制冷剂回路(2),其包括:低压压缩机单元(38),其具有在 低压子回路(4)中的低压制冷剂出口(42);以及,较高压力压缩机单元 (8),其具有在较高压力子回路(6)中的较高压力制冷剂入口(12),其中 所述低压制冷剂出口(42)与所述较高压力制冷剂入口(12)彼此流体连 接;所述制冷剂回路(2)还包括:储油器(56),储油器(56)由低压油入 口管道(54)连接到低压子回路(4)用于从那里接收油,且储油器(56)经 由油排放器(62)连接到较高压力子回路(6);以及在所述较高压力子回 路(6)中的接收器(22);加压管线(72),其将所述接收器(22)与所述储油 器(56)相连接;以及,在所述加压管线(72)中的加压阀(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其中所述储油器(56)连 接到泄放装置用于从所述低压压缩机单元(38)泄放过量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其中所述储油器(56) 流体连接到所述低压压缩机单元(38)的油槽,从而使得在操作期间所 述储油器(56)中的油液位与所述低压压缩机单元(38)中的所述油槽的 油液位处于相同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其还包括在所述油入口 管道(54)中的低压截止阀(5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其中所述储油器(56)还 包括压力释放装置(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还包括所述低压子回路 (4)中的低压部段管线(48),其中所述压力释放装置(64)是释放管道 (66),所述释放管道(66)将所述储油器(56)与所述低压部段管线(48)相 连接且包括释放阀(6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其还包括连接到所述储 油器(56)的加热器(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回路(2),其还包括带有油传送阀 (78)的油传送管道(76),所述油传送管道(76)将所述较高压力压缩机单 元(8)连接到所述储油器(56)。
9.一种制冷设备,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 冷剂回路。
10.一种用于管理制冷剂回路(2)中的油的方法,所述制冷剂回路 (2)包括:低压压缩机单元(38),其具有在低压子回路(4)中的低压制冷 剂出口(42);以及较高压力压缩机单元(8),其具有在较高压力子回路 (6)中的较高压力制冷剂入口(12),其中所述低压制冷剂出口(42)与所 述较高压力制冷剂入口(12)彼此流体连接;所述制冷剂回路(2)还包 括:在所述较高压力子回路(6)中的接收器(22);加压管线(72),其将 所述接收器(22)与储油器(56)相连接;以及在所述加压管线(72)中的加 压阀(7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储油器(56)中从所述低压子回 路收集过量油且对所述储油器(56)中的油加压用于将油传送到所述较 高压力子回路(6),其中对所述储油器(56)加压的步骤包括从所述较高 压力子回路(6)的高压部分向所述储油器(56)内供应制冷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于泄 放装置从所述低压压缩机单元(38)泄放过量油。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中间隔地执行所述加 压且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储集器(56)中的油处于没有被加压的情 况之时,维持所述储油器(56)与所述压缩机单元(38)中相等的油液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对所述 储油器(56)加压之前,关闭通往所述储油器(56)的所述油入口管道(54) 中的截止阀(5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在再次打 开所述截止阀(58)之前,释放所述储油器(56)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利公司,未经开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08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